秋日行

萧瑟西风起何处,庭前叶叶惊梧树。

万物收成天地肃,田家芋栗初登圃。

杳杳高穹片水清,一点秋雕翥云路。

凄凄空旷雨初晴,凉飙动地收残暑。

高楼玉笛应清商,天外数声新雁度。

园林草木半含黄,篱菊黄金花正吐。

池上枯杨噪晚蝉,愁莲蔌蔌啼残露。

可怜秋色与春风,几度荣枯新复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日行》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氛围,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首先,诗人以“萧瑟西风起何处”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秋风渐起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庭前叶叶惊梧树”一句,通过树叶在梧桐树上的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接着,“万物收成天地肃,田家芋栗初登圃”两句,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也体现了农人劳作的辛勤劳苦以及对收获的喜悦之情。这种对自然与人类活动和谐共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杳杳高穹片水清,一点秋雕翥云路”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将目光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一幅高远而宁静的画面。秋雕翱翔于云路之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凄凄空旷雨初晴,凉飙动地收残暑”两句,通过雨后的清新与凉风的吹拂,描绘了秋日特有的凉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结束和秋日的开始,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高楼玉笛应清商,天外数声新雁度”则将视角拉回人间,通过高楼上传来的悠扬笛声和远处飞过的雁群,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园林草木半含黄,篱菊黄金花正吐”描绘了秋日园林中草木变黄、菊花盛开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成熟与绽放。

“池上枯杨噪晚蝉,愁莲蔌蔌啼残露”通过池边枯杨的鸣叫和残露中的莲叶的叹息,营造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可怜秋色与春风,几度荣枯新复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秋色与春风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秋日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秋日偶题

芙蓉斜倚胭脂脸,岩桂轻摇金粟花。

愁思不知秋浩荡,一鞭逸兴绕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早秋偶笔

肃肃凉风至,凄然景骤清。

雨馀残暑退,日落晚凉生。

鹰隼双睛转,梧桐一叶惊。

试听松竹里,万籁起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七夕口占

三秋灵匹此宵期,万古传闻果是非。

免俗未能还自笑,金针乞得巧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早秋有感

西风淅淅收残暑,庭竹萧疏报早秋。

砌下黄昏微雨后,幽蛩唧唧使人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