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读外君登岱诗”为题,由清代女诗人孙兰媛所作。孙兰媛的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首句“天下何曾小”,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感慨。在诗人的笔下,世界并非狭小,而是无限广阔,充满了未知与可能。这种对宇宙的宏大视角,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家乡吴观中”一句,将视野拉回至个人的情感世界。这里的“吴”,指的是孙兰媛的家乡,通过“观中”二字,不仅描绘了家乡的景致,更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深情眷恋。这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卧游诗一坐”,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卧游,意指通过阅读或想象来游览远方的山水,而非实际的行旅。在这里,诗人通过阅读外君的登岱诗,仿佛置身于那壮丽的泰山之巅,体验了一次精神上的旅行。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片石白云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片石之上,白云缭绕,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寓意着对自然美的永恒追求。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而深沉,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综上所述,孙兰媛的这首诗通过对广阔世界的感慨、对家乡的深情回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意,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