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元代诗人吴镇所作,题为《董源小幅》,描绘了一幅烟水迷蒙、山色远近、高山临水、云起鸟飞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之美。
首句“烟水冥迷山远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烟雾缭绕的水面与远处的山峦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高山临水更清寒”一句,将视线拉回至近处,高耸的山峰与清澈的水面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
“茆堂深倚林中搆”描绘了隐居之所,茅草小屋依偎在密林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商舶遥从海岛还”则展示了远方的繁忙景象,船只从遥远的海岛归来,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云起乱峰生巧思,鸟飞残照入遐观”两句,通过云彩与飞鸟的动态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云彩在乱峰之间飘动,激发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夕阳下,鸟儿翱翔,引人进入更深邃的思考与观赏。
最后,“生绡仅尺无穷意,谁识经营惨澹间”表达了对这幅画作深刻内涵的感慨。尽管画布仅尺,却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与情感,让人不禁思考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用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深层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