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月出》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首句“清枫起夕阴”以清冷的枫树在傍晚时分带来淡淡的阴霾,渲染了夜晚的来临。接着,“明月出高岑”点题,明亮的月亮从高山之巅升起,象征着光明与宁静。
诗中蕴含哲理,“达识衰荣理,深齐去住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盛衰变化的理解,认为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看透生命的起伏,保持内心的平静,无论面对得失都能淡然处之。夏虫在石阶上鸣叫,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黄昏的鹤在林中悠然,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两句“不有询奇字,应谁载酒寻?”流露出诗人孤独的情怀,他自问无人能共享这份月下奇景和饮酒谈心的乐趣,寓含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出为引,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孤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