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镜中见鬓丝有白者

飞蓬两鬓,容易雪霜欺。能似旧,青青否,一丝丝。

不须悲。

草木无情物,催换叶,清秋节,芳未歇,寒先彻,底禁持。

似我工愁,倘不教憔悴,造物何私。

况天涯漂泊后,昨梦都非。老态垂垂。镜先知。

念欢事少,忧心悄,吾衰早,复奚辞。

长似此,星星矣,欲胡为。莫频窥。

一样伤心色,行滋蔓,到吟髭。

金粉改,江山在,越悽其。

商妇琵琶,咽到无声处,萦损蛾眉。

便青春又也,忍忆少年时。醉插花枝。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词以镜中白发触发感慨,描绘了词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衰老的深深忧虑。"飞蓬两鬓,容易雪霜欺",形象地写出头发如飞蓬般散乱,白发悄然增多,暗示时光无情。“草木无情物,催换叶”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变迁,而人的青春不再。词人自嘲“能似旧,青青否”,表达了对往昔青春的怀念和对当前衰老的无奈。

"不须悲"虽是宽慰之语,但随后的"况天涯漂泊后,昨梦都非"流露出漂泊生涯中的落寞与失落。词人感叹自己过早衰老,“镜先知”揭示出岁月的无情和内心的憔悴。他感慨“念欢事少,忧心悄”,表达对欢乐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忧虑。

“长似此,星星矣,欲胡为”直面衰老,词人质问苍天为何让自己如此早衰,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质疑。接下来,他劝诫自己“莫频窥”,暗示面对镜子只会加重伤感。词的结尾,词人借商妇琵琶的幽怨旋律,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以及对青春不再的痛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镜中的白发,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沧桑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添字浣溪纱.自题菊梦词

辛苦回灯忆梦时。梦馀遗恨满天涯。

丛菊赚人多少泪,况梅枝。

酒畔光阴银凿落,曲中消息玉参差。

雪虐霜欺须拌得,鬓边丝。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绕佛阁.过教场头巷鹜翁故居

旧怀拌损。残照故国,无泪堪霣。愁路骢引。

梦华逝水、雪鸿更休问。凤城大隐。

门巷未改,阅世朝槿。暗尘悽紧。

燕归莫也、雕梁怕重认。

送目幻楼阁,自古沧桑无此恨。

谁念未归,山邱须与忍。剩占取人天,各自孤愤。

惘然金粉。便对影江山,无复游俊。

悄寒边、暮云低尽。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减字浣溪沙九首(其五)

画省三休伫玉珂。峨冠宝带惹香多。

锦云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华能爱惜,有人芳节付蹉跎。

隔花犹唱定风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戚氏.沤尹为畹华索赋此调,走笔应之

伫飞鸾。萼绿仙子綵云端。

影月娉婷,浣霞明艳,好谁看。华鬟。梦寻难。

当歌掩泪十年间。

文园鬓雪如许,镜里长葆几朱颜。

缟袂重认,红帘初捲,怕春暖也犹寒。

乍维摩病榻,花雨催起,著意清欢。丝管赚出婵娟。

珠翠照映,老眼太辛酸。

春宵短、繫骢难稳,栩蝶须还。近尊前。

暂许对影香南。笛语遍写乌阑。

番风渐急,省识将离,已忍目断关山。

念我沧江晚,消何逊笔,旧恨吟边。

未解清平调苦,道苔枝、翠羽信缠绵。

剧怜画罨瑶台,醉扶纸帐,争遣愁千万。

算更无、月地云阶见。谁与诉、鹤守缘悭。

甚素娥、暂缺能圆。更芳节、后约是今番。

耐清寒惯,梅花赋也,好好纫兰。

形式: 词牌: 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