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寺正挽辞(其一)

北山崚嶒兮配井络之勋名,子孙绳绳兮聿彰厥声。

一麾不顾兮番禺君,甘领祠官兮挂长缨。

操存益固兮涵养益深,临行一念兮尤清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郑寺正挽辞》。从艺术风格来看,整首诗采用了古典文学中的骚体和对仗手法,语言华丽而不失庄重,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首句“北山崚嶒兮配井络之勋名”中,“北山崚嶒”描绘了一片雄伟的自然景观,而“配井络之勋名”则是对主人公家族地位和荣誉的颂扬,显示了诗人对主人的尊崇。

其次,“子孙绳绳兮聿彰厥声”表达了一种希望后代能光大门楣、传承先辈功业的美好愿望。“绳绳”形容后代繁衍不绝,“聿彰厥声”则是希望他们能够扬名立万。

“一麾不顾兮番禺君,甘领祠官兮挂长缨”两句中,“一麾不顾兮番禺君”表明主人公对待手下或部众的态度,从容而不失威严。“甘领祠官兮挂长缨”则是描写主人公愿意接受朝廷赐予的职位和荣誉,显示了他对于仕途的积极态度。

“操存益固兮涵养益深,临行一念兮尤清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品德修养的赞赏。“操存益固”强调了主人公坚守本分,“涵养益深”则是对其内在修养之深厚的肯定。而“临行一念兮尤清明”则是在主人公即将离去时,诗人表达了一种清醒而不惑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于主人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道德修养和家族荣耀的重视。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郑寺正挽辞(其二)

坦溪渺渺兮配流庆之深长,园林带宅兮风月无疆。

鸥鹭受盟兮举清觞,胡不百年兮长徜徉。

澡身更服兮恪气安详,遗颂洒然兮墨耿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郑寺正挽辞(其三)

北山寂寞兮号东风,坦溪呜咽兮绕玄宫。

晓露滴滴兮泣苍松,芳草萋萋兮券台窿窿。

体魄永藏兮魂徂太空,一声蒿里兮春无容。

形式: 古风

哀倪孟容父词

忆昔见公兮,季原之堂。兄弟怡怡兮,清约是将。

蔼子姓之弦歌兮,头角昂昂。

来者起敬兮,知德义之日昌。

造化无情兮,慨有季之先亡。

气象少异兮,灯火凄凉。

幸二子之自奋兮,视前有光。

何禄养之不久兮,遽惊风木之伤。

痛日月之未改兮,已变故常。

以公之刚介兮,岂北面于缁黄。

我知公之心兮,萦不足以挽其恨之长。

东风作恶兮雪絮正狂,黄垆晓启兮松楸苍苍。

劳生兮永佚,世事兮茫茫。

交之道兮日落,老有泪兮滂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四)

林麓幽幽气象闲,三年肄习萃衣冠。

自从引翼无求地,荆棘丛中路顿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