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兄宗义戍龙里

万水千山行路难,落花啼鸟静中看。

长途有客频回首,故国无人独倚阑。

荒戍城边骐骥老,夕阳江上鹡鸰寒。

白云南去蛮乡近,笑倚吴钩天地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行走在万水千山间,路途艰难,落花飘零,鸟儿鸣叫在宁静之中。
长途跋涉的旅人频频回头,因为故乡空无一人,只能独自倚靠栏杆。
荒废的边防城附近,骏马已老,夕阳照在江面上,江上的鹡鸰显得更加寒冷。
白云悠悠向南而去,接近了遥远的蛮荒之地,我笑着倚着宝剑,感觉天地间无比宽广。

注释

万水:形容路途遥远,河流众多。
千山:形容山峦连绵不断。
行路难:行走困难重重。
落花:凋谢的花朵,象征春去秋来。
啼鸟:鸣叫的鸟儿。
回首:回头看。
故国:故乡。
独倚阑:独自倚靠栏杆。
荒戍:废弃的军事防御工事。
骐骥:骏马。
老:年老。
夕阳:傍晚的太阳。
鹡鸰:一种小型水鸟。
南去:向南飞去。
蛮乡:偏远的地区。
吴钩:古代兵器,形似弯月。
天地宽:视野开阔,心境宽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送从兄宗义戍龙里》描绘了送别时的深深感慨。首句“万水千山行路难”以壮阔的景象开篇,暗示了从兄即将踏上艰辛的戍边之路,充满了旅途的艰难与遥远。"落花啼鸟静中看"则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色,烘托出离别的寂静与凄凉,落花和啼鸟的意象增添了淡淡的哀伤。

"长途有客频回首"表达了诗人对从兄的依依不舍,频频回首的动作透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故国无人独倚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无人陪伴的从兄仿佛成了孤独的守望者,倚栏远眺,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荒戍城边骐骥老,夕阳江上鹡鸰寒"两句通过描绘荒凉的戍地和衰老的骏马,以及夕阳下寒意袭人的鹡鸰,渲染了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寂寞。这里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从兄的担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白云南去蛮乡近,笑倚吴钩天地宽"以南去的白云和手中的吴钩象征着从兄远离家乡,前往蛮荒之地,但诗人却以一种宽广的胸怀祝愿他能笑对困境,天地之大也足以包容他的志向和抱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悲凉,又有对从兄的鼓励和祝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戍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夏寄觉海玘公

不见旻公久,时时忆草堂。

修篁环径密,幽草遍山长。

绝壁云疑堕,奔流水自忙。

依依旧游处,相约在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英气歌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形式: 古风

春日山房有客过访因留宿别

芳林日出翠烟消,无限春心寄柳条。

红雨池塘游蝶醉,绿阴庭院语莺娇。

半窗残月论文夜,一枕微醺中酒朝。

感尔相过又相别,青青酒旆映河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春日睡起

杏花庭院昼迟迟,睡起初惊燕语时。

遍倚曲阑无限思,游丝閒驻海棠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