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岘山图三绝(其一)

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

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没有看见轻便的皮衣和疾驰的马匹归来,只能远望傍晚的细雨打湿了您的衣服。
岘山下的十里长路,沿着城南延伸,每家每户的灯火映照着青翠的山色。

注释

轻裘:轻便的皮衣。
快马:疾驰的马匹。
遥怜:远远地怜悯/思念。
暮雨:傍晚的雨。
公衣:指官员或尊者的衣物。
岘山:古代山名,位于湖北襄阳。
十里城南路:距离城市十里的南路。
翠微:青山的绿色,代指远处的山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诗人通过"不见轻裘快马归"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未归的思念和期待,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或延误。"遥怜暮雨湿公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晚来的雨打湿了友人的衣物,让人不禁生出关切之情。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岘山,"岘山十里城南路"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开阔景色,十里路程,家家户户的灯火映照在城南路上,形成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灯火家家望翠微"则通过万家灯火,寄托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期盼,同时也烘托出岘山的静谧与祥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岘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归期的想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芜湖吉祥方丈小轩

低著疏篱宽著天,春风不撼楚江船。

无人为挂屋头眼,明日清明花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喻弥陀接待院

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

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日西湖

不须归梦更成都,九日西湖病已苏。

试把黄花元自好,可怜白首不胜扶。

谁边醉帽风攲侧,去底征鸿月有无。

一夜抚心欣有得,后来人物不如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有感

动地飞花变鹤林,天低直欲近墙阴。

共知一饱明年事,谁识三号此日心。

东望眼穿秦望白,西湖泪入镜湖深。

无边真宰凄凉意,祇此凄凉直万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