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七)

肃肃雁南向,蟋蟀入户庭。

三五纵横陈,缺月向我明。

放情凌霄汉,心与归云征。

维桑何遥遥,尚闻蟪蛄声。

昔我同林鸟,雄飞入西京。

既饱上林实,安知我巢倾。

玉绳不可织,河鼓难为鸣。

寄言少年客,努力崇虚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雁南飞、蟋蟀入室、月缺等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肃肃雁南向”以雁群南飞的景象开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接着,“蟋蟀入户庭”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蟋蟀的叫声在室内回响,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随后,“三五纵横陈,缺月向我明”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月亮虽缺,却依然明亮,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暗示着人生的不完美与希望的存在。

“放情凌霄汉,心与归云征”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高远境界的心境。他渴望像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世俗束缚。然而,“维桑何遥遥,尚闻蟪蛄声”又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家乡遥远,只能听到蝉鸣,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昔我同林鸟,雄飞入西京。既饱上林实,安知我巢倾”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曾经一同飞翔的鸟儿,其中一只飞往繁华的京城,享受了丰富的果实,而另一只却不知自己的巢穴已经倾覆,暗喻了诗人自身处境的艰难与内心的挣扎。

“玉绳不可织,河鼓难为鸣”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星宿来表达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如同织女与牛郎无法跨越银河相会,象征着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追求无法实现。

最后,“寄言少年客,努力崇虚名”是对年轻一代的劝勉,鼓励他们要努力追求名誉与成就,但同时也提醒他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不要被外在的虚名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八)

猗猗合欢竹,托根九疑阴。

洁身事君子,靓言谐瑟琴。

瑟琴声有歇,夫妇会有别。

河广川无梁,跂睇情缄觼。

夕月晤光仪,闻雷候车辙。

入户见崇兰,怀芳吐幽烈。

春露注华滋,秋风败严雪。

愆期畏媒劳,笃心守时节。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九)

君行植芳草,窈窕寤春荣。

云胡弥岁月,芳意竟何成。

攀花结为带,约以具寝兴。

岂不贱葑菲,物久乃逾馨。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

西北有织女,东南望河鼓。

缺月湛明河,激然不得渡。

临风濯纤腰,机杼委霜露。

玉仪随变化,离忧不知老。

岂无贪狼星,执心为君故。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一)

四骊遵长衢,六辔犹在手。

野旷天苍然,风吹白杨柳。

日月相摧斥,在世图速朽。

荣名少年事,奄忽成白首。

长夜何冥冥,拱木敛人寿。

天行同物化,陶然酌杯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