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金山寺

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财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金山寺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窗中一抹海门焦”以生动的色彩,形象地刻画出月光洒在海面的景象,犹如海门被点燃,呈现出一片朦胧的红晕。"珠贝鱼龙共此宵"则暗示着海中生物在月夜下的活动,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枕得善财参后石”借用了佛教典故,诗人仿佛在禅定中与善财童子一同参悟,倚靠在古老的石枕上,心灵得到了净化。"洗来天汉转时潮"进一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体验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潮汐的变化,也寓含着人生的无常。

“神游会解灵妃佩”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想象,想象自己在精神世界中解开了仙女的神秘饰品,象征着对高洁之美的追求。“耳静能传少女箫”则通过静谧的环境,传达出悠扬的箫声,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最后两句“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点明了地点——金山寺,诗人身处佛国般的宫殿,莲花叶上短暂的停留,象征着心灵的片刻解脱和自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金山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禅意和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秋晚由震泽松陵入嘉禾道中作(其一)

晚发西南郭,秋深雨气偏。

人家低似岸,湖水大于天。

日崦长如阁,风樯不用牵。

辞燕还入越,才费半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晚由震泽松陵入嘉禾道中作(其二)

湖尾横波急,船头转港频。

几家危傍水,一木老存身。

黄菊看如客,青山坐送人。

空舟随处泊,不用择行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暮春山行

小艇出横塘,西山晓气苍。

水车辛苦妇,山轿冶游郎。

麦响家家碓,茶提处处筐。

吴中好风景,最好是农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初峡山道中

春阴春雨复春风,重叠山光湿翠濛。

一段江南好图画,不堪人在旅途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