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歌示子侄

去之岁,来之年,一迎一送灯火边。

迎新送旧大家事,觉与老者偏无缘。

黄鸡未号霜满天,一心百感惟愀然。

小儿自喜时节至,催理靴服誇新鲜。

固知老者已异趣,青春似因儿女妍。

青春悬老不多地,白发红颜俱眼前。

去之岁,来之年,譬如传马相络绎,又如车轮相回旋。

谁从个里饶不死,咽气苦苦脩神仙。

我于所去已五十,其来百岁亦倘焉。

使我五十不为天,使我百岁不为延。

尚有大而去者与来者,在我先后计万不计千。

其间豪杰梦幻耳,冥冥漠漠真堪怜。

惟有青竹数行墨,待来追去各可传。

劝儿必读床头编,莫惜买读吾无钱。

男儿所立须及早,老夫代尔耕春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除夕歌示子侄》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更迭、人生阶段的感慨。诗中以迎接新年和辞旧岁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叹。诗人提到自己已经五十岁,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但仍然鼓励年轻人珍惜时间,尽早确立人生目标,暗示自己虽年迈但仍愿为后辈提供帮助。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传马络绎”和“车轮回旋”,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连续不断。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认为豪杰们的功业如同梦幻,而唯有墨迹留下的青竹能记录历史。他希望子孙能阅读床头的教诲,即使自己买书可能囊中羞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思,又有对家庭的关怀,体现了沈周作为长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古木群乌示鸿儿

群乌小笔聊耳尔,岂足贻谋为儿子。

汝今装袭亦自好,汎多题辞大夫士。

我家孝悌仍力田,自此相传逾百年。

门前大树已合抱,今有此鸟巢其颠。

人云乌来不易得,他家岂无树千尺。

北平乃见猫相乳,江洲亦闻犬同食。

我惭何有于乌乎,我自我兮乌自乌。

汝当力行为己事,毋但区区重画图。

形式: 古风

送巽女归徐氏

红车绿幰及春明,六礼周时汝好行。

铜镜试妆花髻拙,布衣随嫁竹箱轻。

繁丝缓柱房中乐,细鲙深杯堂上羹。

妇道从今须孝顺,恋家不必泪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忆弟妹

五人弟妹一胞亲,白发于今剩两人。

半夜雁声孤枕月,起来愁坐不訾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拾遗纸感继南手墨

乱苴初拾得,旧墨忍重披。

继烛垂垂际,蒙尘漠漠时。

楚王遗屣念,原妇故簪悲。

掩卷山窗下,潸然老泪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