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晓来江上荻花秋。做弄个离愁。

半竿残日,两行珠泪,一叶扁舟。

须知此去应难遇,直待醉方休。

如今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翻译

清晨江边的荻花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玩弄着离别的愁绪。
夕阳西下,只剩半竿余晖,两行泪水如珍珠般滑落,我独自乘一叶小舟离去。
应当知道这次离别后很难再相遇,只有借酒浇愁才能暂时忘却。
此刻眼中所见,明日心中所想,后日又将成为眉头紧锁的忧虑。

注释

晓来:清晨。
荻花:一种草本植物,秋天开花,白色或淡黄色。
离愁:离别之苦,忧愁的情绪。
半竿残日:太阳即将落山,只剩下半边天的余晖。
珠泪:形容泪水滚落如珠。
直待:直到。
醉方休:喝醉了才停止(借酒消愁)。
如今眼底:眼前所见。
明朝:明天。
后日眉头:未来的日子会成为心头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名为《眼儿媚》。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来看,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沉意境。

"晓来江上荻花秋"一句,以景开篇,设定了一种淡淡的秋意氛围。荻花常生长在水边,秋天时它枯黄而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单。

"做弄个离愁"一句,则直接抒写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做弄"二字用得极妙,既表现出一种无奈,又透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半竿残日,两行珠泪,一叶扁舟"则是典型的意象描绘。"半竿残日"形容夕阳西沉的景象,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消长都在其中;"两行珠泪"则是雨珠滚落在船篷上的声音,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哀伤与悲泣;而"一叶扁舟"更增加了一种孤独漂泊之感。

"须知此去应难遇,直待醉方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渺茫希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在这里,酒成为了抒写情感的工具,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最后三句"如今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则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每个时刻,每一瞬间,都在诗人心里留下痕迹,无论是当前的所见,还是未来的所思,都成了他无法抹去的情愫。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内心世界复杂、情感丰富的诗人形象。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十三)舣舟采石

十年长作江头客。樯竿又挂西风席。白鸟去边明。

楚山无数青。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须醉。

试问识君不。青山与白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赠筝妓

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

月明天更青。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

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立春

丝金缕翠幡儿小。裁罗捻线花枝袅。明日是新春。

春风生鬓云。吴霜看点点。愁里春来浅。

只愿此花枝。年年长带伊。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五)

胭脂浅染双珠树。东风到处娇无数。不语恨厌厌。

何人思故园。故园花烂熳。笑我归来晚。

我老只思归。故园花雨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