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过江以北不见山,今朝苍翠落潺湲。
平生自是烟霞客,出宰况居山水间。
芳草可怜春欲暮,白云应恨鸟知还。
推篷把酒风尘道,愧尔相看亦放颜。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恬静画面。诗人身处江以北,久未见山,今日偶遇山色苍翠,落入潺潺流水之中,不禁感慨万千。他自认一生与烟霞为伴,如今出任地方官,恰巧居于山水之间,实为难得的缘分。
诗人感叹芳草在春末即将凋零,白云似乎也对飞鸟归巢心生羡慕。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推开船篷,举杯饮酒,面对眼前美景,心中满是愧意与释然。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不详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
夜雨既过无尘土,芳草微烟亦可怜。
白云欲去青山远,鸥鸟似矜湖水妍。
平生事半风尘里,两年归在清明前。
杨柳岸头春几许,与君沽酒问渔船。
一樽聊送解馀酲,檐畔梅花芳鸟鸣。
风雨江城春梦远,不须惆怅杜鹃声。
飞雁啼莺向晚闻,江空烟净酒微醺。
不须远望怜芳草,更与高歌落海云。
海鲸吹雨风涛壮,山鬼被萝石径幽。
寂寞江天云雾里,浩歌今日为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