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战久垂名,扫遍欃枪,那堪华顶招魂,惊睹归元怒先轸;
一夫今倡乱,变生肘腋,卒使壶头赍恨,惨教裹革痛文渊。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悼念高梁臣,其文气磅礴,情感激昂,展现了一位英勇将领的悲壮人生。上联“百战久垂名,扫遍欃枪”赞颂了高梁臣在无数战役中所建立的赫赫威名,他不仅扫荡了敌人的势力,更是在战场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那堪华顶招魂,惊睹归元怒先轸”则转折突兀,表达了对高梁臣英年早逝的哀痛之情,仿佛华山顶上的招魂声,惊醒了沉睡的英雄,而他的归天之举,让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也感到了愤怒与惋惜。
下联“一夫今倡乱,变生肘腋”揭示了高梁臣最终因内部叛乱而遭遇不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近在咫尺的刀剑,让人心惊胆战。最后,“卒使壶头赍恨,惨教裹革痛文渊”更是将悲痛推向高潮,壶头山成为了高梁臣遗恨之地,他未能完成的使命和抱负,如同裹着战袍的士兵,深深地刺痛了文渊(可能指文人或后世之人),表达了对这位英雄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和痛惜。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既赞美了高梁臣的英勇事迹,又深刻地表达了对其英年早逝的哀悼和对未竟事业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不详
大树顿飘零,缅半生绩楙旂常,知北阙褒忠,旷典特颁鸡鹿塞;
高堂尽垂暮,惨前代祸同藩镇,值南辕返榇,英灵遗憾鹳鹅军。
要地正需贤,十五年拥节秉麾,可法可师,文章经济,忆春风送别青门,返旆似嫌君太速;
微疴能夺命,廿二日遗函发箧,斯人斯疾,乡邦气数,对秋雨飘零黄叶,抚棺已痛我来迟。
面目总非真,借己证人,由他做作;
事情多不假,居今鉴古,要你思量。
忧国抱公忠,极支困扶危,时报幸能招定论;
爱才如性命,卒因人受过,朝端空自惜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