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平伯吴中

三陵营治长景献,次及两宫又三殿。

役夫苦役荷校逃,心计口画手布算。

官物献媚输中官,中官甲第青云端。

帝登云台惨不悦,多是民膏与民血。

怜念旧劳落一秩,乾没如山号金穴。

珠围翠绕何纷纶,居然三十六宫春。

各具衣带随所服,竹枝蘸地羊推轮。

严惮其妻老弥悍,风雪天寒背浃汗。

命取吴中诰敕来,高声诵之声如雷。

代草翰林故解事,终篇乃无一廉字。

群婢窃笑斗屏间,司空见惯如等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庄平伯吴中》由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通过描绘明朝末年庄平伯吴中事件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和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中首先描述了庄平伯吴中事件的背景,即庄平伯在明朝末年被任命为三陵营治长,后晋升至两宫和三殿的治理职位。然而,他利用职权,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役夫们因不堪重负而逃亡,官府物资被他献媚中官,中官则居住在云端般的豪宅中。皇帝对此深感不满,因为这些行为消耗的是百姓的血汗,而非国家的财富。

接着,诗中揭露了庄平伯的贪婪本性,他不仅挥霍无度,还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不惜以严刑逼迫他人效忠。诗中提到他的妻子老迈却更加凶悍,即使在寒冷的风雪中,她也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庄平伯甚至命令从吴中取来诰敕,要求手下大声诵读,以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尽管身边环绕着珠光宝气的侍女,但诗中讽刺地指出,庄平伯最终并未在诗中写出一个廉洁的字眼,这反映了他对廉洁道德的漠视。

最后,诗中通过群婢的窃笑和司空见惯的态度,表达了对这种腐败现象的讽刺和批判。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辛辣的讽刺,深刻揭示了明代末期社会的黑暗面,以及权力滥用对普通民众生活的严重破坏。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石宪史璞

娶妇三日归母家,黄鹤一去天之涯。

妇翁讼婿婿诬服,眼前酷吏酷刑酷。

宪使平反如有神,神来入梦梦不真。

大书一麦字,两人夹一人。

比明械囚趣东市,伐鼓鸣锣手旁指。

窥门屏间一童子,捕诘其师乃道士。

道士匿妇槁麦中,拨云见日青天红。

古人断狱断以意,后人断狱断以例。

例所应死民莫悲,咎繇复生无能为。

形式: 古风

兴济侯杨善

毳幕琵琶侑酒声,捐赀奉使竟功成。

绐书何以倾童朴,受谮宁须怨石亨。

供奉外园多善果,夤缘中贵亦恒情。

滑稽大有庄严处,流涕朝房贺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宋尚书礼

北河地洼九十尺,南河百十有六尺。

地至南旺势中高,其名为水脊。

阻隘两头扼其嗌,引汶使入助水流,建瓴而下不可留。

留之以闸闸用石,层层蓄水水乃积。

沽头南,临清北,舟如枕席上渡师,全以水力替人力。

忆昔阳武起丁夫,卫辉递运劳费多。

此湖铲凿贯地脉,一气混合江淮河。

尾闾于海无停波,宋公之功民咏歌。

安民山,安山湖,会通自元明则无。

创此议者潘叔正,佐治配食金周并。

独不念筑载村筑冈城,水乃分为二道行。

何人车过酹杯酒,汶上老人怀白英。

形式: 古风

平江侯陈瑄

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

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

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三千馀里递灌输,中间置仓四十区。

置舍五百六十八,四十七闸版斯拔。

粮艘尾尾如龙游,由江而淮汇河流,直达直沽无滞留。

岁漕京师五百万,足食兼为兵民谋,论封合号平江侯。

平江侯,白山岛上倭焚舟。

下马裹创战且走,西番南蛮割贼首。

宰相安用读书人,渠是辽阳射鹰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