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偶成

交情淡泊久弥新,吏役萦缠日益纷。

香火社中真避世,簿书丛里强论文。

樽罍正及明蟾夜,舟楫来随早雁群。

世俗如君今有几,真将富贵等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长久以来友情平淡却更显珍贵,官事繁忙日增纷扰。
在香火社中寻求真正避世生活,尽管身处文书堆里仍勉强研读诗文。
恰逢明月高照的夜晚举杯畅饮,随着早雁群起乘舟出行。
像你这样超脱世俗的人如今还有多少,真正视富贵如浮云。

注释

交情:友情。
淡泊:不追求名利。
久弥新:时间越长越显得新鲜。
吏役:官职事务。
萦缠:缠绕,忙碌。
香火社:宗教或社区团体。
避世:远离尘世。
簿书:公文、账册。
论文:研讨学问。
樽罍:酒杯。
明蟾夜:明亮的月夜。
舟楫:船只。
早雁群:秋天南飞的大雁。
世俗:世俗之人。
今有几:现在还有多少。
真将:真正地。
浮云: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偶成》,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交情淡泊久弥新”,强调了长久而深厚的友谊,即使平淡无华,却越发珍贵。第二句“吏役萦缠日益纷”,反映了官场琐事繁多,令人疲于应对。

诗人通过“香火社中真避世”表达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希望能暂时逃离到清净的佛寺中寻求心灵的宁静。“簿书丛里强论文”,则揭示了他在繁忙的公事之余,仍坚持学术探讨,体现了他的坚韧与追求。

“樽罍正及明蟾夜”,描绘了诗人月下饮酒的闲适时光,与早雁相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舟楫来随早雁群”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世俗如君今有几,真将富贵等浮云”,诗人感慨能像这样超脱世俗,视富贵如浮云的人已经不多,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重。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大临秀才见寄

故人聚散霜前叶,往事眇茫风际烟。

游宦一生非有己,隐居万事不由天。

崎岖槛阱方谋食,啸傲山林肯计年。

赖已将心问卢老,相逢他日笑风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傅宏推官义方亭

居近古城心自幽,箪瓢足用更何求。

莺飞旋趁春风出,龙卧终闻莫雨搜。

科第联翩收甲乙,乡闾惊怪问因由。

隐君淡泊无人识,长夏一衫冬一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其一)

白发迎新岁,皤然国老更。

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

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

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其二)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