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光岳楼感怀

重来廿载客登楼,身到浮云最上头。

一览直穷千里目,百年能得几回游。

眼中人物垂垂老,槛外烟岚色色秋。

齐鲁青苍如指掌,吟成笑傲倚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仲畬所作的《东昌光岳楼感怀》,表达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首句“重来廿载客登楼”描绘了诗人时隔二十年再次登临光岳楼的情景,时间的流转与个人的沧桑感交织在一起。次句“身到浮云最上头”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浮云,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漂泊不定。

“一览直穷千里目”写出了登高远眺的开阔视野,寓意着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远方的向往。然而,“百年能得几回游”则揭示出人生的短暂,百年时光能有多少次这样的游览体验,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惜。

“眼中人物垂垂老”表达了对周围人事变化的感叹,人们都在岁月中逐渐老去。接下来,“槛外烟岚色色秋”描绘了栏杆外的景色,秋天的烟雾和山岚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氛围,也寓示着诗人内心的萧瑟。

最后两句“齐鲁青苍如指掌,吟成笑傲倚沧洲”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收尾,诗人将广阔的齐鲁大地尽收眼底,犹如掌中之物,豪情壮志中夹杂着淡然的超脱,表达出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洒脱和自得其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对时光、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

黄仲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吟诗楼

锦江柳色碧依依,一片乡愁黯夕晖。

燕去楼空花乱发,莺啼草长客思归。

石头戎马窥江急,峡口风涛挟梦飞。

不见龙骧东渡日,登临赢得一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寒食日

杨柳楼台尚管弦,几回听曲倍凄然。

最怜紫玉沈香阁,曾把黄金结绮筵。

芳草夕阳蝴蝶梦,板桥微雨鹧鸪天。

明朝又是清明节,落日空山咽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闲行

闲行村落遣无聊,一水斜通白石桥。

秋草绿平官渡口,野花黄过女墙腰。

虫声络绎人何在,客感萧条马不骄。

归趁斜阳犹未晚,已看烽火隔林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有感

正气伊谁炳日星,眼前忧乐系生灵。

尚无青草愁荒野,尽有闲花落讼庭。

恶莠未能留弊政,治蒲原可示宽刑。

晨钟暮鼓敲难悟,一梦黄粱竟不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