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厓门感赋(其二)》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联“当时十万尽沉尸,幼主孤臣异代悲”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壮场景,十万士兵英勇牺牲,留下年幼的君主和孤立无援的大臣,跨越时空,引发后人对那段历史的哀伤与惋惜。
颔联“身世到今都是幻,江山终古不曾移”揭示了历史的虚幻与永恒的自然规律。无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江山的更迭,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自然的山川江河,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
颈联“双厓浪打高陵草,万木风摇失古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海浪拍打着悬崖峭壁,草木在狂风中摇曳,古老的祠庙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力量。
尾联“忠义果能移国祚,夕阳斜照有残碑”则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忠诚与义气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忠义之士的事迹却以残碑的形式被铭记,成为后人缅怀与敬仰的对象。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时间、命运和忠诚义气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