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感怀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

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

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

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春天的景色在忧愁边缘已经不再繁盛,眼前的世界长久笼罩在阴霾之中。
纷乱的红花如同残败的雨点落下,暗绿色的柳絮夹杂着微风飘荡。
生活贫困,唯有借酒消愁,朋友间的交往也日渐稀疏,书信往来减少。
深情的只有堂前的燕子,它们依然频繁地穿梭在贫穷的家园,与过去的日子并无二致。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
愁边:忧愁的边缘。
眼开:睁开眼睛看到。
乱红:纷乱的红花。
残花雨:残败的花雨。
暗绿:暗淡的绿色。
弱柳风:微弱的柳絮风。
生计:生活。
荒芜:贫困、荒凉。
酒盏:酒杯。
交期:交往。
零落:稀疏、减少。
诗筒:书信筒。
多情:深情。
堂前燕:堂屋前的燕子。
贫家:贫穷的家。
旧同:过去的日子。

鉴赏

这首宋诗《仲春感怀》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感慨以及生活境况的寂寥。首句“春色愁边已不浓”,描绘了春光在忧思中逐渐淡去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次句“眼开天地久阴中”则写出诗人长时间面对阴霾天气,心境更加落寞。

第三句“乱红杂下残花雨”,以“乱红”和“残花雨”形象地刻画了春花凋零的凄凉画面,暗示着春天的逝去。第四句“暗绿兼飞弱柳风”进一步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场景,强化了季节变迁的感伤。

第五、六句“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诗人借酒浇愁,感叹生计艰难,朋友交往也日渐稀疏,只有诗筒中的诗篇记录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以堂前燕的忠诚陪伴,反衬出诗人生活的孤寂,表达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贫寒生活的无奈接受,情感深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春摄太仆卿祭马祖宿斋城外作

一年四出国门西,今喜春郊散马蹄。

晴日自随河面动,宿云仍傍柳梢低。

斋宫得句还挥笔,乡国寻芳忆杖藜。

承祀九卿犹假摄,不应巧宦至通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伏睹留守安抚司徒侍中镇魏三日遂获甘雨吟成律诗一章上荐

相衮前年抚雍民,下车飞雪满咸秦。

风行魏国才三日,雨作商岩恰半春。

忠节此生存社稷,诚心是处感天人。

二方岂合偏蒙润,四海思归旧化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会压沙寺观梨花

小队逶迤驻宝坊,祇园花发认昆冈。

日高恐释三春雪,风细犹传数里香。

垢染了无依佛界,品流逾重被台光。

更蒙佳句形珍赏,漫说寒梅竞效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会故人集崔侍郎园池

贰卿园沼压关西,上相篇章绝景宜。

旧日宫墙流水过,至今苑地画图知。

孤花春去犹临岸,野蔓晴来欲占篱。

荀令凤凰池更好,不须游旆此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