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桧真百尺,疏竹疑千亩。
纷纷霰雪中,见此岁寒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以老桧和疏竹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老桧真百尺",诗人惊叹于那棵古老的桧树高耸入云,足有一百尺之巨,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顽强的生命力。"疏竹疑千亩"则通过稀疏的竹林,暗示了竹子虽少但覆盖面广,如同大片竹林一般,展现出竹子的茂盛和坚韧。
"纷纷霰雪中",诗人将环境设定在飘雪的冬季,雪花纷飞,更凸显出老桧和疏竹在严寒中的不屈姿态。"见此岁寒友",诗人将它们视为寒冬中的朋友,表达了对它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守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借景抒怀,寓言性地赞美了老桧和疏竹的坚韧品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高尚节操的向往和坚守。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兹心净无垢,尚爱南斋竹。
当暑得清风,冷然若新沐。
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
闻见长历然,灵源不受触。
杜门本畏人,门开自无客。
孤坐忽三年,心空无一物。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
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
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