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莱郡城楼望海

旸谷知何地,东莱倚郡楼。

日华明海夜,沙色净天秋。

徇禄宁无耻,归田可自由。望中三岛近,便?附仙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东莱郡城楼,眺望远方海景的意境。"旸谷知何地"表达了对远方美丽风光的向往和探寻,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迷茫和不确定感。"东莱倚郡楼"则明确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东莱即今山东省的一部分,而倚郡楼是郡城中的高台。

"日华明海夜"中,"日华"指太阳的光辉,"明海"则描绘出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这里通过对比日夜之间的不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感受和赞美。

"沙色净天秋"中,"沙色"指的是海边细软的沙滩,而"净天秋"则形容秋季晴朗的天空清澈。通过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开阔的自然画卷。

"徇禄宁无耻"一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超脱,诗人宁愿选择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归田可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的决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望中三岛近,便?附仙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海岛的向往,以及希望能乘坐仙舟,飞升到一个更高、更自由的境界。这里的"三岛"可能是指海中的某些岛屿,而"便?"则是一个疑问词,表示一种期待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超脱世俗束缚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既至潍州寄同考礼者胶西张绅士行上元杨翮文举吴郡钱逵伯行郑元长卿嘉陵杨基孟载吴兴牟鲁仲望燕山翟汾文中东嘉余尧唐诸暨姜渐羽仪余上虞谢肃凡十人皆自浙西而至南京者也

百战重城破,诸公此日危。

忽收文苑士,同草圣朝仪。

一苑非余僭,孤生念母慈。

故乡瞻望远,愁绝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六)

漠然天造与时新,根著浮流一气均。

万物不须雕刻巧,正如恭已布深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柏梯寺

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

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

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

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洛阳少年行

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无春风。

青丝尾结连钱骢,相从射猎北邙东。

流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团团载红日。

云分电散无影迹,黄鸡未鸣已复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