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楼》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登临秋思动乡关,展尽晴波落照间”,开篇即以“秋”字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故乡的方向,心中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展尽晴波落照间”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颔联“叹老自非缘白发,爱閒元不为青山”,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感叹年华老去,并非因为白发的出现,而是内心深处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愁。同时,诗人喜爱闲适的生活,并非为了青山的美丽,而是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几经分合世良苦,不管兴亡天自閒”,诗人回顾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感叹世事的艰难与复杂。然而,在面对国家兴衰、世事更迭时,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这一切都如同天空一般,自有其规律与节奏,无需过多忧虑。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接受和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尾联“初拟凭阑浩歌发,壮怀空与白鸥还”,诗人原本打算在凭栏远眺之际,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但最终却发现,这些情感只能与远处的白鸥相伴,无法真正实现。这既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反思,也是对人生追求与结果之间差距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