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阴阳正术沈克永》由明代诗人刘泰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沈克永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沈克永生前的生活场景和身后的影响,展现了其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崇高地位。
首联“相地占天两鬓皤,忽闻观化奈愁何”,开篇即以“相地占天”这一古代术士的象征性活动,形象地描绘了沈克永一生致力于天文地理研究的形象,而“两鬓皤”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后一句“忽闻观化奈愁何”则表达了对沈克永逝世的突然与哀痛之情。
颔联“眼前故旧知心少,身后文章诔行多”,对比了生前与死后的不同境遇。生前,沈克永身边知心的朋友可能不多,但死后,他的文章被广泛传颂,诔文众多,体现了他学术成就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他的怀念。
颈联“庭院鹤鸣空夜月,江湖鸥散冷秋波”,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象征着沈克永去世后,他的精神与成就如同夜空中孤寂的月亮和秋水中的鸥鸟,虽已离去,却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尾联“贤郎早受青囊诀,籍籍时名起浙河”,则转向对沈克永后代的肯定与赞扬。提到他的儿子早年便继承了他的学问,使得他的名声在浙河一带广为流传,预示着沈克永的学术与精神将得以传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沈克永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对逝去之人的哀思,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彰显了其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