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鹿葱华蘁世同珍,肯谓忘忧别有真。
大抵人情重传信,辟邪元不是麒麟。
这首诗以鹿葱为题,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鹿葱独特情感的理解与赞美。鹿葱,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被赋予了“华蘁”之名,象征其华美与珍贵。诗中提到鹿葱与世间万物同享珍稀,却并非因其能忘忧而特别,而是因为人们在传递信息时对其重视,以及它在辟邪方面的作用,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麒麟。
诗人在表达中,通过鹿葱这一意象,探讨了人情世故中的价值取向与认知偏差。鹿葱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忘忧草”,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同时,诗中也暗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功能与象征意义的误解,即往往将某种事物的功能与象征意义混淆,忽略了其本质与实际用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对于事物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信息传递与价值判断过程中的主观性与局限性。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自负婵娟入内家,谁知辇下即天涯。
子夫不属平阳地,那得君王载后车。
春思恹恹上黛眉,强来庭下立多时。
红颜不及闲花草,也得东风一度吹。
昼永閒来水殿游,芙蓉愁寂似含羞。
花枝自与春风别,临到开时又一秋。
自入深宫无出期,真成薄命底须悲。
君门一任如天远,终不从人问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