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笛未黄昏,冰滩已清浅。
疏影不胜妍,愁心为谁远。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名为《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玉涧归偶得数语.踺梅》。诗中描绘了玉笛声在未至黄昏时便已悠扬,冰滩在清浅的水流中显得格外宁静。诗人通过“疏影”与“妍”字,巧妙地将梅花的姿态与美丽展现出来,同时借“愁心”与“远”字,表达了对梅花远去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其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比黄昏与冰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愁的氛围,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朱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樛枝卧龙蛇,冷蕊缀冰雪。
千里故人心,今年为谁折。
花开已凄凉,花落更愁寂。
来岁烟雨时,为君和鼎实。
君欲赋梅花,梅花若为赋。
绕树百千回,句在无言处。
梅花年后欲离披,恰是先生变食时。
送与西楼一尊酒,诸君莫负可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