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禹庙观山海经塑像

江都县治西,有石同培塿。

得毋类地肺,或可比石纽。

巍巍白马儿,庙貌建已久。

鼎既铸神奸,上复范妍丑。

门前诸塑像,奇怪得未有。

土功徵狸力,水祥见长右。毕方火为讹,闻?风是吼。

钟山烛龙潜,平圃英招守。

䴅既怪多足,䍺又笑无口。

山膏雅善詈,钉灵徒解走。

三年出象骨,十日炙女丑。

神鼓雷泽腹,帝断刑天首。

一抟居有穷,九山食相柳。

蚩尤弃桎梏,贰负遭锁钮。

凡此诸异物,其理难细扣。

歧舌何能语,反膝安可蹂。

船或坐而削,丝或据而欧。

鱼或海上捕,蛇或耳中受。

不知岁常然,抑或事有偶。无既已死,何以心不朽。

夏耕既无头,何以走厥咎。

女尸化䔄草,譬若柳生肘。

淑士处栗广,不异身横亩。

阴廊风雨青,虚室神鬼黝。

森然来搏人,駓駓张血拇。

令我不敢前,颇觉惊心陡,昔读《山海经》,疑蓄不能剖。

是书所由来,云出伯益手。

自宜比《禹贡》,同为百篇取。

崇伯有世系,乃为骆明后。

羽渊化黄熊,墠渚复是否。

考之于诸书,不合十八九。

上甲微王亥,况又殷事狃。

其说皆荒唐,直可覆酱瓿。

每思起九原,质之文命后。

龙威《遁甲》书,从此多纷纠。

祖龙见神人,汉武宴王母。

皆于此滥觞,奇说相煽诱。

安得昆仑墟,开阳作干掫。

不信乘吉量,遽有千秋寿。

归来眩心目,万怪踆户牖。

且操东向杯,帝浆以为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云璈的《浮山禹庙观山海经塑像》描绘了江都县治西一座庙宇中的奇特塑像,灵感源自《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诗人通过对庙中各种奇异形象的生动描绘,如“白马儿”、“毕方”、“凿齿”等,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质疑了这些神话故事的来源和真实性,认为它们可能并非历史的真实记录,而是充满荒诞与幻想的产物。

诗人通过引用《山海经》和相关神话人物,如崇伯、羽渊等,构建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神话研究的反思。最后,诗人借饮酒表达对这些怪异现象的困惑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神话故事背后深层意义的追寻。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感受。

收录诗词(7)

张云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鹤楼

秋色西来万里苍,凭高极目楚天长。

群山直到荆门绿,斜日平添汉水黄。

鹦鹉隔江怜处士,兰荃无地怨孱王。

我曾跨遍扬州鹤,一例神仙事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次黄河厓闻角声

西原日落戍旗黄,暮色人烟两渺茫。

谁倚秋风吹画角,黄河厓上月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特胜岩下作

奇峰有此碧嶙峋,得到应无尘世人。

随处寒苔皆鹤迹,多年秃树总龙身。

云中吠犬生虚籁,天半吹笙集上真。

拟陟层巅通问讯,空山或有葛天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太子庵

湖光十里长芙蕖,一片清风似雨余。

绿竹可怜高士宅,青山难得好僧居。

阮公歌哭来歧路,张俭飘零到草庐。

风景何堪人去后,灞桥容我再骑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