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代弥文考九丘,寅威郊见故迟留。
黄琮苍玉神娭燕,月璧星珠瑞应浮。
礼洽汉山呼万岁,事殊唐鉴献千秋。
侍臣谁荐扬雄赋,岂使甘泉播令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题为《拟和御制郊祀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物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当时皇帝举行郊祀典礼的壮观场面。
“圣代弥文考九丘”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这场盛会的背景,九丘可能指的是祭祀地点的雄伟景象。紧接着,“寅威郊见故迟留”则透露出皇帝在郊外的威仪,使得时间仿佛变得缓慢,以此来表现皇权的庄严和崇高。
“黄琮苍玉神娭燕,月璧星珠瑞应浮。”这里通过对黄琮(可能是指祭祀用的器物)和苍玉等宝物的描绘,以及天体如月亮、星辰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祥瑞降临的氛围。神娭燕可能形容的是这些宝物散发出的神圣气息,而“瑞应浮”则预示着吉庆之兆。
接下来的“礼洽汉山呼万岁,事殊唐鉴献千秋。”一句中,“礼洽汉山”或许指的是祭祀活动在汉山的进行,通过“呼万岁”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愿。而“事殊唐鉴献千秋”则是将当下的盛景与古代唐朝相比较,希望这场典礼能够传承千秋。
最后,“侍臣谁荐扬雄赋,岂使甘泉播令猷。”诗人提到侍臣推荐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扬雄的赋体文章,这里可能是为了强调当前的文化盛世与历史上著名文学家的联系。甘泉播令猷,则表明希望这种文化艺术能够广泛传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典礼的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皇权的威仪、祭祀的庄重以及文人学士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
不详
郊禋飨帝就圜丘,诚格苍穹灵既留。
夜陟紫坛飙驭下,天临黄道矞云浮。
槐林双阙恩方涣,禾黍三登岁有秋。
幸睹赓歌千载遇,惭无银笔赞洪猷。
迢递南询过百城,五浆先馈不须惊。
侵寻老境凋双鬓,耿介孤忠有寸诚。
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闽水大无情。
扶筇趼步仙霞岭,自笑媻跚勃窣行。
十载经行旧,松扉静不关。
岩空觑天巧,心达觉身閒。
古洞无扃锁,飞泉杂佩环。
何须采芝去,此地似商颜。
试蹑登山屐,来寻云外峰。
题诗喜脩竹,长啸倚孤松。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
惭无济胜具,樽酒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