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庵同年为长句别予有来春之约赋此酬之

两年沧海苦遐思,四日梁山又别离。

坐破一毡愁对酒,歌残三叠怅临歧。

清霜列院鸣猿断,落日孤城去马迟。

亦识前期芳岁在,只今何以慰凄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为友人王章庵所作,表达的是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联“两年沧海苦遐思,四日梁山又别离”,开篇即点出离别的主题,将离别之情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通过“两年”与“四日”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别离的频繁,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坐破一毡愁对酒,歌残三叠怅临歧”,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坐在简陋的毡毯上,面对着酒杯,心中满是愁绪;歌声已经唱完三遍,却依然无法掩饰心中的惆怅与不舍。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

颈联“清霜列院鸣猿断,落日孤城去马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感。清冷的霜气、鸣叫的猿猴、即将西下的夕阳、孤独的城池、缓慢离去的马匹,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凄凉的画面,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尾联“亦识前期芳岁在,只今何以慰凄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前离别之苦的无奈。尽管知道春天会再次到来,但此刻的离别之痛如何才能得到慰藉呢?这一问,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现实离别之苦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九月朔日顺庆郑大府果庵席上赋

豆子初班菊欲黄,一声南雁落寒塘。

年来已觉沧洲远,老至方谙道路长。

每恨吾生逢闵割,不堪此日倍辛伤。

果州何限秋光胜,独对华觞泪数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魏衡宇自叙南来会邀登太慈阁有诗见贻赋此酬之

万里长风吹鬓来,数枝寒菊傍人开。

乡台仍向天边望,游客新从海上回。

共倚修阑延暮照,更传佳句壮秋杯。

独怜高调谁堪和,自古阳春属楚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朱明虹观察河南二首(其一)

清时开府向河阴,是处传欢动士林。

西土五年留荫远,中州八部望云深。

衮衣信宿谁家念,棨戟清风何处临。

独有锦官城上客,不堪离恨独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朱明虹观察河南二首(其二)

岁星金马旧婆娑,帝遣褰帷四望过。

河内使君还暂借,梁园词客向来多。

霜清少室瞻飞节,风穆中原听雅歌。

巴客旧曾陪洒瀚,可无西笑到岷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