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画格有感

渡江生计出新裁,耕石成田境别开。

望岁心期聊复尔,挥毫利市倍崔嵬。

人浮于食持家苦,惜墨如金下笔□。

不到酕醄难鼓兴,云乡还藉醉乡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末社会背景下,面对生活压力与挑战时的独特思考和情感流露。首句“渡江生计出新裁”,既展现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寻求创新以求生存的决心,也暗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与突破。

“耕石成田境别开”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创新精神,将抽象的生活理念具象化为在石头上开垦农田的场景,寓意着在逆境中开辟新天地的决心。

“望岁心期聊复尔”则透露出作者对于未来丰收的期待与希望,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期待可能只是暂时的慰藉,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挥毫利市倍崔嵬”中的“挥毫”指书写或创作,“利市”在这里可能是指作品的影响力或个人成就,“倍崔嵬”则强调了这种成就的显著性,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能力的高度自信。

“人浮于食持家苦”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食物短缺导致家庭生活困难重重,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惜墨如金下笔□”中的“□”可能代表了未完成的字迹或留白,暗示了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谨慎与节制,可能是在权衡言辞的分量与影响。

最后两句“不到酕醄难鼓兴,云乡还藉醉乡来”,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现实生活压力时,通过饮酒寻求暂时的解脱与放松,同时暗示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心理状态。其中,“酕醄”是古代传说中的酒神,象征着放纵与狂欢;“云乡”与“醉乡”则可能是作者内心向往的理想世界,通过饮酒来接近或逃避现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波动,也触及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追求,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抗争。

收录诗词(190)

陈式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居长春镇,重九

无山无菊九秋天,亲旧东西念远牵。

一幅画图图一醉,谁云耕石易成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作画二首(其一)

忍寒偶作南天景,雪满溪山归路梗。

江云江树琐凄迷,何日春回到高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

作画二首(其二)

点墨无聊笔易乾,残山败水太荒寒。

江南烽火连天黯,无怪峰峦不耐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画粗箑三首(其一)

顶易秃中书,力若遇强敌。

迅扫一回过,宛如斗瓦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