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瓯东苦雨,和陆吴州夫子韵

花朝过也,问天公那得,许多风雨。

自是春晴无三日,可惜流光难驻。

蜡屐冲泥,褰帷溅瀑,厌听黄鹂语。

重来谢客,积愁堆满孤屿。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酒冷,梦儿中叨絮。

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

烽火遥连,家书间隔,漂泊随鸳侣。

芳时断梗,欲归题向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此词《百字令·瓯东苦雨,和陆吴州夫子韵》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瓯东地区连绵不断的苦雨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愁思与离绪。

开篇“花朝过也”,点明时节已过花期,却仍遭遇风雨侵袭,暗示自然界的不顺与人事的不如意相交织。“问天公那得,许多风雨”一句,以质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天公不公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自是春晴无三日,可惜流光难驻”两句,感叹春天难得的晴朗日子屈指可数,时光易逝,难以停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蜡屐冲泥,褰帷溅瀑,厌听黄鹂语”描绘了词人在雨中艰难行走的情景,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倦,尤其是对黄鹂鸟叫声的厌烦,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烦躁与压抑。

“重来谢客,积愁堆满孤屿”则通过“重来”与“孤屿”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再次回到故地时,内心积累的愁绪如同堆积在孤岛上,无法排解。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酒冷,梦儿中叨絮”描述了词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愁绪的困扰,形象地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结合,表达了词人既有儿女情长的柔情,也有英雄泪的壮志,但最终都被离别之苦所牵绊,凸显了词人的复杂心境。

“烽火遥连,家书间隔,漂泊随鸳侣”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动荡不安,与家人音讯隔绝,只能与伴侣一同漂泊,体现了词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持。

“芳时断梗,欲归题向何处”以“断梗”比喻人生道路的断续与迷茫,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但又不知归路何方,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社会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苦雨、离愁、战乱等多重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

倦游垂老,为东风瘦尽,十年花骨。

翠袖青衫成间阻,久被软红埋没。

银叶轻翻,宝钗重炷,一夜寒灭活。

领头心字,篆香浑未消歇。

不合漫咏春城,漏残听錀,便身羁双阙。

买赋百斤还贳酒,谁念文园病渴。

露却金茎,霜留玉杵,天迥蓝桥阔。

个侬无恙,今番携手烟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杏花天.为刘震修题照

廿年江左知名士。羡门第、才华如此。

论交吾亦空馀子,端为吾兄屈指。

风流那觉韶光驶。一笑掇、人间青紫。

英雄儿女神仙事,种种于君芥耳。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朝中措.芜关有忆

蘅芜梦冷惜分襟,橘浦饷愁深。

断雁西风当日,晓莺残月而今。

临邛久客,茂陵多病,特地关心。

天与一般才思,不成两处消沉。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南柯子

慰我兼贫病,怜卿隐笑啼。小来辛苦怨流离。

已是十年乡信阻兰溪。别母情怀恶,将雏气力微。

锁心凭寄大江西,梦里五更霜月熨朝衣。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