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一)

凄凄渔唱晚,历历雁声低。

泽国遥通海,湖田半是泥。

帆悬风正北,山迥日沉西。

万里同烟火,无人事鼓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舟行江湖间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广阔的视野。首句“凄凄渔唱晚”以渔歌的凄凉之音,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孤寂,仿佛在诉说着一天劳作后的疲惫与对归宿的渴望。接下来,“历历雁声低”则通过雁群南飞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替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远方的向往。

“泽国遥通海,湖田半是泥”两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大地,描绘了一片广袤的水域与土地,虽有连通大海的广阔,却也因季节变换而显现出泥泞与荒凉,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残酷并存的一面。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艰辛。

“帆悬风正北,山迥日沉西”则将视角转向航行中的船只,通过对帆与风向的描述,以及远处山峦与夕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力量感的画面。风向的明确指向,似乎预示着前行的方向,而夕阳的沉落,则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蕴含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万里同烟火,无人事鼓鼙”两句,以宽广的视角审视人世间的烟火与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在这辽阔的世界里,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渴望着同一片蓝天下的安宁与和谐,远离战火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二)

隐隐烟中树,泠泠石下泉。

露筋当日事,遗庙后人传。

节挺青云上,神留绿水边。

往来空怅望,为尔辄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三)

茅屋烟村里,渔人十数家。

矶头鱼在笱,门外鹭翘沙。

浊酒深浮蚁,扁舟小似瓜。

不知江月落,和醉卧芦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四)

舟度淮南境,迢迢水接天。

有怀鹓序入,不待雁书传。

共载人如玉,相酬酒似泉。

此时心一寸,飞坠五云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五)

黄叶凋疏后,沧波窅霭间。

天寒鸿在渚,日落鸟归山。

桂树知何处,仙翁去不还。

丹砂如可问,宁复鬓丝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