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在借园中趺坐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兀兀成吾是”,以“兀兀”形容僧人的坐态,既显出其静定之姿,也暗示了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接着“悠悠笑尔曹”,以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人们相对照,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淡然。
“自从来此住,坐久不辞劳”,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享受,即使长时间的坐定也不感到疲惫,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满足。
“一榻空诸有,双趺送二毛”,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境界。一榻之上,仿佛世间万物皆空,只有自己与自然相融。而“双趺送二毛”,则是在描述时间的流逝,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着自己的容颜,但内心却依旧保持着那份宁静与平和。
最后,“偶然舒两足,窗外月轮高”,以舒展双脚的动作,与窗外高挂的明月形成和谐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内心平静状态的写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