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来教法甚分明,几许心迷事不成。
弃世比图闲自性,精修道路必长生。
这首诗名为《逍遥歌·其十六》,出自宋代词人赵炅之手。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从来教法甚分明,几许心迷事不成。" 这两句表达了对修行道路上的困惑和挑战,以及对于内心迷失所导致的一切未能如愿达成的感慨。"教法"指的是道德、智慧或是某种精神追求的规范与方法,"分明"则表示这些教导原则本身是清晰无误的。但即便如此,人们内心却常因迷失而难以达成所愿。
"弃世比图闲自性,精修道路必长生。"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道的向往和信念。"弃世"意味着放下对尘世的执着,而"比图"可能是指用禅机或是某种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闲自性"则表达了一种自然无为、顺其本性的生活态度。"精修道路必长生"则是对那种精神追求之路的坚持和信念,这条道路虽艰难,但终将通向永恒。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于内在自由与永恒价值的渴望,以及对于外界纷扰所带来的困惑与挑战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表达,赵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脱俗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一个既超越尘世又充满哲思的空间。
不详
逍遥自在何拘束,天地希夷无返覆。
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绵绵若论太幽深,即是流珠不是金。
万卷经文兼在目,机关绝妙有浮沈。
密藏无使等闲知,碧落真如在两仪。
理外消停造化实,相逢遇偶勿怀疑。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