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书所见(其二)

拒贼金堤凿大梁,望洋河伯遂汤汤。

洪涛不剩城三板,朱邸全沈水一乡。

王气阴戕冲凤泗,国漕中涸徙淮黄。

茫茫尽壑谁贻福,守汴功先叙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水利工程与国家兴衰之间的深刻联系。首联“拒贼金堤凿大梁,望洋河伯遂汤汤”以夸张的手法,将金堤比作抵御贼寇的长城,而望洋河伯则象征着被开凿后水流汹涌的河神,形象地展示了工程的宏大与力量。颔联“洪涛不剩城三板,朱邸全沈水一乡”通过对比,展现了洪水对城市和贵族府邸的破坏,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以及人类工程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颈联“王气阴戕冲凤泗,国漕中涸徙淮黄”进一步揭示了水利工程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王气的消亡、国漕的干涸,都预示着国家的衰败。尾联“茫茫尽壑谁贻福,守汴功先叙未央”表达了对历史功过是非的深思,指出在面对自然与历史的洪流时,人类的努力与福祉可能只是短暂的,最终会被时间所淹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利工程与国家兴衰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历史变迁以及人类工程作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

吴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杂书所见(其三)

出山霜简饬官邪,去国青山日影斜。

从赐玦环皆雨露,忽迷天地有风沙。

清流黜矣锄黄犊,公论哗然降白麻。

剥尽孤阳阴愈盛,玄黄野战日纷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长安杂书所见(其四)

堂司回话敢支吾,严讯累人喘未苏。

临案期令冤立洗,谳词肯教法重诬。

鸿冥千里违双阙,鸥梦扁舟入五湖。

硕果只今都已尽,感时泪血溅春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淮南杂书

广陵北去接淮阴,银锁葳蕤绣阁深。

三十六场多估客,黄金买断阿侬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西湖杂咏二首(其一)

侬家茅屋翠微深,清梵潜听漏半沈。

生得阿侯亏佛母,携来双拜海潮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