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邵延龄的作品,以宛陵韵为特色。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见解。他认为诗歌不应轻易创作,也不必过分追求文字技巧和完美,强调的是情感的表达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性。诗人提到,即使有如禽虫鸣叫般的自然情感,人也应该将其书写下来,不必拘泥于长短篇幅,只要内容有意义。他还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名声,以至于文章创作受到生活琐事牵制的人,指出即使是文章大家,如李白、杜甫,也难免受到生活的限制。
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着较高的期许,虽然自认为才华出众,但并不自满,他甚至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不如宋贤。最后,他表明自己搁置不写的部分,是那些宏大如名山大川的主题,这体现了他对诗歌主题选择的审慎和对艺术深度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前辈的敬意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