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

无端吹梦到窗纱,剪剪桐阴密密遮。

不断连环金络索,乍停宛转碧油车。

初三镜黛蛾儿月,五两鬟风燕子花。

如许閒情宜浅醉,绿幺隔幔唤琵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闲适与情感波动。

首句“无端吹梦到窗纱”,以“无端”二字开篇,暗示梦境的突如其来,仿佛是不经意间,梦境便悄然飘入了窗纱之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朦胧的氛围。接着,“剪剪桐阴密密遮”,通过“剪剪”和“密密”两个叠词,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细碎的剪影般覆盖在窗纱上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喻了梦境中的光影交错。

“不断连环金络索,乍停宛转碧油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梦境的细节。金络索象征着梦中的装饰或珠宝,不断连环,寓意着梦境的连贯与丰富;而“碧油车”则可能指梦中的交通工具,其“乍停宛转”的动态,暗示了梦境中的短暂静止与流转,给人一种梦幻般的体验。

“初三镜黛蛾儿月,五两鬟风燕子花”两句,将梦境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月如镜,初三时的月相,半圆而朦胧,似黛蛾之眉,充满了诗意与美感;“五两鬟风燕子花”则可能是对梦中人物发饰的描写,或是借以表达某种情感的寄托,燕子花的轻盈与灵动,与风中飘动的发丝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层次。

最后,“如许闲情宜浅醉,绿幺隔幔唤琵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闲适情感的欣赏与渴望。在这样的梦境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想要通过“浅醉”来更深入地体验这份闲情逸致。而“绿幺隔幔唤琵琶”,则可能是梦中传来的一曲琵琶声,绿幺(一种鸟名)在帘幕之后鸣叫,预示着音乐的美妙即将来临,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梦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寄厉志云间三章(其一)

丛竹激虚籁,明月生迟迟。

光辉远莫即,我心如卷施。

疏木无遗巢,天鸿渺安之?

关河迫风雪,愿尔深长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厉志云间三章(其二)

文坫嗟凌夷,列帜若云偃。

谁登咸阳城,一呼振疲软。

偏师不可制,全军在遥巘。

此令同传邮,灵旗待君搴。

形式: 古风

寄厉志云间三章(其三)

江湖多罗铩,凤凰其高飞。

举世见文彩,名盛即祸机。

中庭有竹实,可以充朝饥。

回翔未云晚,托生讵为稀?

余志犹鶠雀,亦愿依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春园閒居杂兴五章(其一)

好鸟迎薄霁,纷语茅檐端。

乃知向阳心,微物亦自欢。

独立领清响,宿露飘我冠。

仰视竦凉绿,拂拂千檀栾。

添衣理巾沐,稚子呼晨餐。

且携缶中水,去灌庭阶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