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行役感咏

微名迫我起,我行过千里。

既越两重洋,又涉百重水。

波涛挟蛟鼍,时时向人跂。

咫尺生风云,天色迷瞻视。

身在澎湃中,轻掷同敝履。

不识有眠食,岂复有行止。

言念古战场,安能在海里。

丈夫志四方,艰难此为始。

我行过关山,一平复一险。

马角与船唇,流光常烁闪。

一入矮屋中,苍苍为之掩。

如蜂攒蜜房,如蛾傍灯焰。

不必帝京尘,缁衣已先染。

叹息古英雄,此中多沉奄。

意气幸发越,磨刀不惧剡。

摛文倚幨帷,月明星点点。

俯首念归途,胸中海潋渰。

归来阻海风,卧船经八日。

火轮不得施,心如飞箭疾。

惊浪向面生,朝阳从波出。

缩地古有人,超海今无术。

一夕玉镜平,如鲠胸中失。

问津傍蓬山,陆始水已毕。

扁舟过酒家,谁能辨清质。

身如蟠泥龙,不免蝇与蛭。

嗟彼远游子,何以同邮驿。

一出台北城,即接铁车路。

万山随转圜,千里失回顾。

虽丧磐石安,却胜舆夫步。

断虹悬空中,驶轮旋飞渡。

翘首望前途,烟云蔽午树。

息驾入城门,似马初停骛。

问我从何来,天风兼海雾。

泱漭整行装,明朝从此去。

一日复一日,行行将到家。

前途已无几,盼望转成遐。

马上有秋色,路上有秋花。

夕阳在树外,反哺有暮鸦。

惊心堂上亲,未谂餐饭加。

入门问老母,依旧两鬓华。

病体虽不康,怜子意犹赊。

只为区区者,累母望天涯。

叹息古人贤,负米亦孔嘉。

阿兄见我至,为我拂衣裳。

阿嫂见我至,为我具羹汤。

童稚先后走,相争负行囊。

自维不肖躯,满堂何皇皇。

乃知天伦中,至乐有馀长。

人生思富贵,悲喜在外旁。

呼仆啖晚饭,燥吻兼饥肠。

一饱身已困,不复思酒浆。

荆妻房外立,望我栏杆头。

相见问劳苦,翻讳己心愁。

自君之出门,不敢登高楼。

楼头红日照,楼外白云浮。

见云不见人,风信海中沤。

鲤鱼常渺渺,鸿雁自悠悠。

景物夙已换,自夏以徂秋。

桂轮圆复仄,橘柚绿已稠。

道上渐轻霜,言念季子裘。

相见虽云欢,明日将远游。

嫁君在少年,离别何如流。

为卿话旅况,卿当添烦忧。

丈夫负弧矢,岂复恋家室。

惟有高年亲,艰难离双膝。

幽禽鸣木中,时亦思琴瑟。

逐逐鸡肋名,似饥拾橡栗。

谋名复谋利,骥马徒奔佚。

思之辄不解,未能遗纤悉。

倥偬风尘中,金玉销素质。

行人已归家,家书始附至。

汪洋一海横,飞鸿失其翅。

叹息远行人,数语空自寄。

上有覶缕怀,下有平安字。

日月两周天,一纸滞途次。

草茅望阙情,寸衷无由致。

委质数篇文,与此亦何异。

江湖与故乡,遥下数行泪。

俯念大海中,求珠应不夜。

自恃骊龙精,当有神光射。

一寸明月辉,岂无神雀下。

象罔眼如箕,搜寻何能罢。

升之在云衢,鳞甲风雷化。

沉之在重渊,光芒泥涂藉。

得失两心煎,欲脱不得卸。

本无毫末加,何为动惊吒。

但思出身阶,此为乘时驾。

成都有相如,不屑赀郎借。

是以一卷文,珍重不轻假。

可怜遭按剑,犹望连城价。

九月月几望,桂树开花时。

蕊榜将悬阙,颠倒郢中儿。

我身在海角,引领望天池。

云程阻风信,得失未应知。

寸心已先往,大梦犹奔驰。

飞电空中下,一刀割乱丝。

得意不须喜,失意何庸悲。

翻悔昨日情,此心如醉痴。

月色淡将曙,天明秋路远。

鸟声唤行人,萧萧到山馆。

上岭午烟苍,下岭夕阳晚。

空中盼白云,不舒复不捲。

渺渺溪中水,秋深流转浅。

安坐閒斋中,诗书慵过眼。

转念读书乐,再把陈编玩。

浩歌梁父吟,落叶空阶满。

木末起蝉响,秋深天气凉。

萧森商声远,孤园摇众芳。

感此心容瘁,入世多悲伤。

富贵非所慕,雄心失行藏。

所以古之人,载质每皇皇。

八代起衰手,为此亦徜徉。

鸿鹄群燕雀,鸦雏傲凤凰。

意虽不奔竞,潦倒未应忘。

流水远更远,空山深复深。

怀在白云内,时傍高松阴。

幽人谁与语,一片古时心。

入世恫尘俗,谁复领清襟。

所以古贤豪,轻遇重知音。

伯牙不可作,子期毁其琴。

柯亭岂无竹,蔡雍邈难寻。

此地有高山,携酒独登临。

苒苒百世怀,悠悠千古想。

置身恨不高,未能空万象。

尺寸何所施,风尘徒鞅掌。

一朝为浮名,琴书失素养。

与世争涓埃,胸中胡不广。

遥遥望古今,寥寥思天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秋试行役感咏》是清代诗人洪繻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参加秋试(科举考试)前的长途跋涉和内心感受。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以及对家庭、亲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细腻刻画。

首句“微名迫我起,我行过千里”开篇便揭示了诗人因微小的名声而不得不踏上长途旅行,前往参加秋试。接下来的诗句“既越两重洋,又涉百重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越广阔海域、跨越众多河流的艰难旅程。波涛汹涌,蛟龙潜伏,展现了旅途的凶险与挑战。

“身在澎湃中,轻掷同敝履。不识有眠食,岂复有行止。”诗人将自己置于波涛之中,仿佛生命随时可能消逝,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恐惧与不安。接着,“言念古战场,安能在海里。”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战场,反思自己的处境,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丈夫志四方,艰难此为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决心。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与危险,如“马角与船唇,流光常烁闪。”“一入矮屋中,苍苍为之掩。”等,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苦。

“不必帝京尘,缁衣已先染。”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官场污浊的感慨,即使远离京城,心灵也早已被世俗所污染。随后,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如蜂攒蜜房,如蛾傍灯焰。”等,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叹息古英雄,此中多沉奄。”诗人感叹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同情。接下来的诗句“意气幸发越,磨刀不惧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

“摛文倚幨帷,月明星点点。”诗人描绘了夜晚写作的情景,月光下的宁静与思考。接下来的诗句“俯首念归途,胸中海潋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归来阻海风,卧船经八日。”诗人描述了归途中的艰难与等待,以及长时间海上航行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诗句“火轮不得施,心如飞箭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渴望。

“惊浪向面生,朝阳从波出。”诗人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希望与光明。接下来的诗句“缩地古有人,超海今无术。”表达了对古人神通的赞叹与对现代科技的无奈。

“一夕玉镜平,如鲠胸中失。”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解脱。接下来的诗句“问津傍蓬山,陆始水已毕。”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心情变化,从旅途的疲惫到对新生活的期待。

“扁舟过酒家,谁能辨清质。”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身如蟠泥龙,不免蝇与蛭。”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嗟彼远游子,何以同邮驿。”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与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接下来的诗句“一出台北城,即接铁车路。”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后的现实境遇,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万山随转圜,千里失回顾。”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诗句“虽丧磐石安,却胜舆夫步。”则表达了诗人对稳定与自由的追求。

“断虹悬空中,驶轮旋飞渡。”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与速度感,以及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探索。接下来的诗句“翘首望前途,烟云蔽午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息驾入城门,似马初停骛。”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与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的诗句“问我从何来,天风兼海雾。”描绘了诗人与他人的初次交流,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泱漭整行装,明朝从此去。”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准备与对未来的决心。接下来的诗句“一日复一日,行行将到家。”描绘了诗人逐渐接近目的地的过程,以及对家庭的思念。

“前途已无几,盼望转成遐。”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即将结束的旅程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的诗句“马上有秋色,路上有秋花。”描绘了旅途中的季节变换与自然之美。

“夕阳在树外,反哺有暮鸦。”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生命循环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惊心堂上亲,未谂餐饭加。”描绘了诗人对家中亲人关心的担忧与思念。

“入门问老母,依旧两鬓华。”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母亲年华流逝的感慨与对家庭温暖的珍惜。接下来的诗句“病体虽不康,怜子意犹赊。”描绘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与牺牲。

“只为区区者,累母望天涯。”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与思考。接下来的诗句“叹息古人贤,负米亦孔嘉。”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贤人孝顺行为的赞美与对自身行为的反省。

“阿兄见我至,为我拂衣裳。阿嫂见我至,为我具羹汤。”诗人通过这一场景,描绘了家人对他的热情接待与关怀。接下来的诗句“童稚先后走,相争负行囊。”描绘了孩子们对父亲回家的喜悦与忙碌。

“自维不肖躯,满堂何皇皇。”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与责任的自我审视与焦虑。接下来的诗句“乃知天伦中,至乐有馀长。”描绘了家庭团聚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

“人生思富贵,悲喜在外旁。”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价值与幸福的思考。接下来的诗句“呼仆啖晚饭,燥吻兼饥肠。”描绘了诗人与仆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一饱身已困,不复思酒浆。”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的平衡。接下来的诗句“荆妻房外立,望我栏杆头。”描绘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与等待。

“相见问劳苦,翻讳己心愁。”诗人通过这一场景,描绘了夫妻间的相互关心与掩饰。接下来的诗句“自君之出门,不敢登高楼。”描绘了妻子对丈夫外出的担忧与对家庭的守护。

“楼头红日照,楼外白云浮。”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未来的希望。接下来的诗句“见云不见人,风信海中沤。”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对信息传递的无奈。

“鲤鱼常渺渺,鸿雁自悠悠。”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与对自由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景物夙已换,自夏以徂秋。”描绘了季节更替与时间流逝的自然规律。

“桂轮圆复仄,橘柚绿已稠。”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成长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道上渐轻霜,言念季子裘。”描绘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衣物的准备。

“相见虽云欢,明日将远游。”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相聚短暂与分别不可避免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嫁君在少年,离别何如流。”描绘了妻子对丈夫年轻时结婚的回忆与对离别的无奈。

“为卿话旅况,卿当添烦忧。”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心与对家庭责任的担忧。接下来的诗句“丈夫负弧矢,岂复恋家室。”描绘了诗人对男性角色与家庭责任的理解。

“惟有高年亲,艰难离双膝。”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年迈父母的牵挂与对家庭纽带的重视。接下来的诗句“幽禽鸣木中,时亦思琴瑟。”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音乐联想。

“逐逐鸡肋名,似饥拾橡栗。”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谋名复谋利,骥马徒奔佚。”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竞争与个人价值的思考。

“思之辄不解,未能遗纤悉。”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复杂人性与社会现象的困惑与理解。接下来的诗句“倥偬风尘中,金玉销素质。”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个人品质的反思。

“行人已归家,家书始附至。”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家人消息的期待与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接下来的诗句“汪洋一海横,飞鸿失其翅。”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对信息传递的无奈。

“叹息远行人,数语空自寄。”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对沟通障碍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上有覶缕怀,下有平安字。”描绘了诗人对家人关心与祝福的表达。

“日月两周天,一纸滞途次。”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旅途艰辛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草茅望阙情,寸衷无由致。”描绘了诗人对国家与理想追求的渴望与对表达方式的限制。

“委质数篇文,与此亦何异。”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与个人经历的思考。接下来的诗句“江湖与故乡,遥下数行泪。”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与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释放。

“俯念大海中,求珠应不夜。”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探索与追求的坚持。接下来的诗句“自恃骊龙精,当有神光射。”描绘了诗人对自身能力与潜力的自信与期待。

“一寸明月辉,岂无神雀下。”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象罔眼如箕,搜寻何能罢。”描绘了诗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升之在云衢,鳞甲风雷化。”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与转化。接下来的诗句“沉之在重渊,光芒泥涂藉。”描绘了诗人对困难与挫折的应对与超越。

“得失两心煎,欲脱不得卸。”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思考与挣扎。接下来的诗句“本无毫末加,何为动惊吒。”描绘了诗人对自身能力与外界评价的反思与平静。

“但思出身阶,此为乘时驾。”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个人成长与机遇的把握。接下来的诗句“成都有相如,不屑赀郎借。”描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求。

“是以一卷文,珍重不轻假。”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文学作品与个人才华的珍视与尊重。接下来的诗句“可怜遭按剑,犹望连城价。”描绘了诗人对社会地位与财富的渴望与无奈。

“九月月几望,桂树开花时。”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换与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的诗句“蕊榜将悬阙,颠倒郢中儿。”描绘了诗人对科举考试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我身在海角,引领望天池。”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与理想追求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云程阻风信,得失未应知。”描绘了诗人对旅途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寸心已先往,大梦犹奔驰。”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内心愿望与现实追求的冲突与平衡。接下来的诗句“飞电空中下,一刀割乱丝。”描绘了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处理与释放。

“得意不须喜,失意何庸悲。”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与情绪管理的智慧。接下来的诗句“翻悔昨日情,此心如醉痴。”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情感的反思与转变。

“月色淡将曙,天明秋路远。”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黎明前的黑暗与希望的期待。接下来的诗句“鸟声唤行人,萧萧到山馆。”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声音与旅途环境的感知。

“上岭午烟苍,下岭夕阳晚。”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山岭与时间流逝的描绘。接下来的诗句“空中盼白云,不舒复不捲。”描绘了诗人对天空与自然景观的想象与期待。

“渺渺溪中水,秋深流转浅。”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化与水流的描绘。接下来的诗句“安坐閒斋中,诗书慵过眼。”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阅读的享受。

“转念读书乐,再把陈编玩。”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学习与知识探索的乐趣。接下来的诗句“浩歌梁父吟,落叶空阶满。”描绘了诗人对诗歌与自然景象的欣赏。

“木末起蝉响,秋深天气凉。”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化与自然声音的描绘。接下来的诗句“萧森商声远,孤园摇众芳。”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与植物生长的赞美。

“感此心容瘁,入世多悲伤。”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与情感的感慨与反思。接下来的诗句“富贵非所慕,雄心失行藏。”描绘了诗人对社会价值与个人追求的思考。

“所以古之人,载质每皇皇。”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古代贤人与道德品质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八代起衰手,为此亦徜徉。”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革与个人责任的思考。

“鸿鹄群燕雀,鸦雏傲凤凰。”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不同社会角色与价值观的对比与思考。接下来的诗句“意虽不奔竞,潦倒未应忘。”描绘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平衡与坚持。

“流水远更远,空山深复深。”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描绘。接下来的诗句“怀在白云内,时傍高松阴。”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与追求。

“幽人谁与语,一片古时心。”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孤独与内心世界的探索。接下来的诗句“入世恫尘俗,谁复领清襟。”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精神追求的对比与反思。

“所以古贤豪,轻遇重知音。”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古代贤人与友情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伯牙不可作,子期毁其琴。”描绘了诗人对友谊与艺术的惋惜与感慨。

“柯亭岂无竹,蔡雍邈难寻。”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追忆与寻找。接下来的诗句“此地有高山,携酒独登临。”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饮酒乐趣的享受。

“苒苒百世怀,悠悠千古想。”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与感慨。接下来的诗句“置身恨不高,未能空万象。”描绘了诗人对个人位置与宇宙观的反思。

“尺寸何所施,风尘徒鞅掌。”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个人能力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努力。接下来的诗句“一朝为浮名,琴书失素养。”描绘了诗人对名利与个人修养的矛盾与思考。

“与世争涓埃,胸中胡不广。”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竞争与个人胸怀的反思。接下来的诗句“遥遥望古今,寥寥思天壤。”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与宇宙的广阔视野与深邃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家庭、理想、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人生哲思。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既有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有对个人成长的反思。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比喻,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美丽,也能引发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路上即景

山色接邮亭,行云去不停。

一春梅雨白,万点海天青。

客路莺啼树,村家鹭刷翎。

芒鞋桥上过,芳草满前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感事和韵

不见苌弘碧血腥,江山离乱杜陵经。

相逢白发黄倪辈,尽是饥鸠老鹄形。

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

涛声远远蛟龙啸,日夕楼头当哭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登珠潭屿偶咏

万山重重围一水,四水圆圆浮一山。

一屿如珠点波间,一汊陡入苍崖弯。

其水澄泓明海峤,其山高秀压尘寰。

其阳如展蓬莱颜,其阴如垂玉女鬟。

山水天光共一色,水碧山青互回环。

水远无梁山无磴,◆嵼云霞不可攀。

山开恍逢衡霍面,水转疑入潇湘湾。

花发鸟啼波渺渺,独有山灵时往还。

我来凌风试径渡,不觉中流风露寒。

阴沉恐坠蛟龙窟,登陟又愁麋鹿顽。

居人喜见山南客,导我请观水北蛮。

深山奇异不可尽,悬崖露骨树生◆。

我欲移家长此住,尘途扰扰山缘悭。

形式: 古风

野路

笋舆行不尽,苔径入平芜。

浊淖分禾亩,新泉注芋区。

烟飞双野鹭,水立一番凫。

极目斜阳外,青山露屋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