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城死地尚睢盱,智勇俱当竭蹶趋。
贫且贱焉真耻也,壮之良者盍行乎。
料无豪杰同吴反,阴有神灵助汉诛。
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城被围、战事紧急的局面。"孤城死地尚睢盱"表达了城中将士在绝境中的坚守和警觉,"智勇俱当竭蹶趋"则赞美他们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上的勇武与智谋。诗人自我反省,感叹自己"贫且贱焉真耻也",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无奈,同时又发出"壮之良者盍行乎"的感慨,质疑在这样艰难时世中,是否还有真正的英雄豪杰。
接着,诗人转向历史的宏观角度,料想没有豪杰能够像古时一样助吴反攻,而是阴中有神灵辅佐汉室进行诛伐。这不仅是对当下局势的无奈感受,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英雄主义的怀念和向往。最后两句"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勇敢攀登却未被世人所识、或是早逝的人才的无限哀思,以及对不被当世理解和评价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忧虑与自我价值的寻求,同时也映射出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小。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北风动江海,飞雨湿清秋。
蝉噪曾何急,猿啼不自愁。
冥冥高叶下,莽莽乱云浮。
正复开人意,披襟百尺楼。
泄云霏栋宇,危叶堕霜枝。
忽忽时空晚,萧萧坐自悲。
竟无高枕兴,还有闭关宜。
生事安蓬藋,商歌恣所为。
白河见归雁,顾我影徘徊。
忆昔从此逝,相看经岁回。
春生聊自乐,乡近不须哀。
为问经南国,能无尺素来。
把臂犹昨日,如何长不归。
宾天亦有似,招隐固疑非。
玉折谢庭树,綵馀莱子衣。
永怀想平昔,涕下不能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