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子华中秋感时

乾坤万里一长吁,老惫悠悠据槁梧。

未死自惭前死欠,有生不若此生无。

纵闻新诏开途辙,难把陈言入范模。

寄语嵩峰子张子,山林深隐是耆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广阔的天地间我发出一声叹息,年迈疲惫倚着枯朽的梧桐树。
活着就觉得愧对那些早逝的人,相比于有生,我宁愿从未有过生命。
即使听到新的诏令开辟了道路,也无法再将旧有的言论融入规范之中。
告诉你们嵩山的子张和子张,隐居山林的老者才是真正的博学之士。

注释

乾坤:天地,宇宙。
老惫:年老疲惫。
据槁梧:倚靠枯萎的梧桐树。
陈言:旧有的言论。
范模:规范模式。
嵩峰子张:指代两位隐居的学者。
耆儒:年高德劭的学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张子华中秋感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况的深深感慨。首句"乾坤万里一长吁",描绘出广阔天地间诗人发出悠长叹息的场景,显示出其内心的苍茫与无奈。"老惫悠悠据槁梧",通过描绘自己疲惫衰老的状态,倚靠在枯木上,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

"未死自惭前死欠",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遗憾未能在生前做得更多,有一种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无力感。"有生不若此生无",进一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无欲无求的向往,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

"纵闻新诏开途辙",提及新的政令或许能带来改变,但诗人认为自己难以再适应新的规范和模式,暗示了他对变革的无力回应。"难把陈言入范模",表明他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积极参与社会,只能保持沉默。

最后两句"寄语嵩峰子张子,山林深隐是耆儒",诗人以告诫友人的方式,建议他们选择山林隐居,享受宁静的生活,这既是对朋友的劝慰,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推崇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态度。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杜孟传送归剡

天空地阔本无言,兔走乌飞自做年。

老景光阴炊黍外,客窗风雨酿梅前。

事随笑去户门福,诗为别来朋友贤。

河水洋洋山杳杳,一声归橹绿杨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杨君贵

趁小春晴踏险来,相从溪屋冷生涯。

山林眼力空时态,风月诗声起病怀。

薄酒出篘多亦醉,晚菘入馔淡为佳。

人閒乐处聊示耳,此外本无邱与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邑丞高洁堂任满来辞

与云游戏佐棠阴,古道谁云不到今。

三载二松公事处,百年乔木世臣心。

夤缘肯及通家旧,饥饿何妨闭户深。

公去那来遗爱在,老犹能听昼帘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邑宰丁溉之点舟白杜

马首争迎我鲁山,山村风景趁诗还。

樵苏饱暖烟千聚,鸥鹭平安渌几湾。

似把宦荣抛度外,但收民喜上眉间。

作舟事业才轻试,馀刃恢恢心自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