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秋呈南塘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

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

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

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每当凄清时节,总会引发感叹,再难以像孟嘉那样登高赏景。
还好乌纱帽还能粘在我斑白的头发上,我还能以青眼相待,欣赏菊花。
我剩下的只有百篇诗歌可供寻觅,重阳节却无酒可买。
我怀念陶渊明的高尚节操,不愿随波逐流,只欣赏春天的朴素之美。

注释

凄凉:悲凉、冷清。
时序:季节。
兴嗟:兴起哀叹。
孟嘉:东晋名士,以登高赏菊闻名。
尚喜:还算欣慰。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皓发:白发。
青眼:正视的眼光,表示尊重。
百篇:许多诗篇。
诗堪索:值得寻找的诗。
九日:指重阳节。
赊:赊购。
缅怀:追忆、怀念。
元亮:陶渊明的字。
节:节操。
流俗:世俗潮流。
竞春华:追逐春天的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登高远望,心中充满凄凉之感的景象。"那复登高似孟嘉"一句,表明诗人的情怀与古代贤臣孟嘉相似,都有登高望远、关注国事的胸襟。接着两句"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诗人虽然年华老去,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向上的心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这里的“乌纱”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戴的帽子,而“皓发”则是形容头发苍白,“青眼”则是诗人依旧保持着清醒的目光,去欣赏那些秋天里盛开的菊花。

第三句"百篇剩有诗堪索"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自信,即便是在岁月的流逝中,仍旧能够寻找到激励自己继续写作的动力。"九日愁无酒可赊"则是表现出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因为没有好酒而感到忧虑和不快,这里的“酒”往往象征着欢乐与放纵。

最后两句"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古代名将元亮的怀念之情,以及不愿意追随世俗浮华,只想保持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这也反映出了诗人的个性和品格,即便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也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抱负未了以及个人品质坚守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菊秋晓枕偶成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野步

清景浩无际,天光接水光。

晴云侵别屿,远溆落残阳。

岩菊幽含馥,岸花娇衒妆。

田家竞秋报,社鼓乐村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喜晴(其二)

雨收宇宙喜清明,社舞村歌沸鼓钲。

竹下蛛丝粘叶稳,柳间蝶粉缀绵轻。

班班远岫髻鬟列,滟滟平川衣带横。

候转清和景尤胜,翠林幽哢听仓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晴(其一)

梅雨成霖味已甘,淋漓更久恐难堪。

风雷几昼起平陆,星斗一宵移下潭。

万畛针芒青曳曳,千山鳞羽绿毵毵。

老夫晴雨不关念,心醉青编维日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