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其一)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首句“与公踪迹靳从骖”描绘了与朋友相伴的艰难旅程,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绝塞仍期促膝谈”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边塞,他们依然期待着能有机会促膝长谈。

诗人提到韩非子和弥勒佛,以历史人物和佛教象征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超越世俗的豁达,“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意味着即使在困境中,他们的友谊也能让那些历史上的人物感到羞愧,而他们自己则如同弥勒佛般超脱,共享宁静。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两句,通过写实的边疆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理解和共情。

最后,“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他知道友情的力量可以使人通达,但又忧虑战火可能波及江南,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又有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人格魅力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其二)

公比鲰生长十年,鬓须犹喜未皤然。

细书想见眸双炯,故纸难抛手一编。

僦屋先教烦次道,携儿也许学斜川。

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其一)

才锡元圭告禹功,公归遵渚咏飞鸿。

休休岂屑争他技,蹇蹇俄惊失匪躬。

下马有坟悲董相,只鸡无路奠桥公。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嶰筠赠鹤

不慕高轩足俸钱,却教羁客饲胎仙。

衔书爱近乌丝格,起舞因听雁柱丝。

万里倦飞虽警露,九皋清唳早闻天。

孤山处士还相对,松下风多且避烟。

形式: 古风

送嶰筠赐环东归二首(其一)

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

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