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一)

千花未分出梅馀,遣雪摧残计已疏。

卧闻点滴如秋雨,知是东风为扫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百花还未完全从冬天的梅花中显现出来,就已经计划着让春雪来摧毁它们,这个计划似乎已经落空。
我躺在床上,听到窗外滴滴答答的声音像秋天的雨水,知道这是东风正在清扫冬日的残雪,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

千花:各种花朵。
未分:尚未分开。
出梅:梅花凋谢后。
遣雪:驱使春雪。
摧残:摧毁。
计已疏:计划落空。
卧闻:躺在床上听到。
点滴:滴滴答答的声音。
如秋雨:像秋天的雨点。
东风:春风。
为:为了。
扫除:清除。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后梅花与赏析心情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人通过对梅花未放、雪地残留及东风作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梅花的深切喜爱以及独特的情感寄托。

"千花未分出梅馀"中的“梅馀”指的是梅花初放时散发的香气,表明诗人对于尚未完全开放的梅花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期待。"遣雪摧残计已疏"则透露出雪中梅花受损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无常感到的一丝哀愍。

接着,"卧闻点滴如秋雨"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听到的雨声,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种感觉在冬日雪中尤为明显,因为梅花即将凋零,而诗人却无法阻止这一自然过程。

最后,"知是东风为扫除"则揭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认识与顺应。他明白,即便是温柔的东风,也具有清扫一切、让万物更新的力量。这里,东风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承载着诗人对于生命轮回和季节更迭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梅花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界、时间流逝以及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二)

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飞霙要欲先桃李,散作千林火迫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其三)

蹀躞娇黄不受鞿,东风暗与色香归。

偶逢白堕争春手,遣入王孙玉斝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新年乐事叹何曾,闭閤烧香一病僧。

未忍便倾浇别酒,且来同看照愁灯。

颍鱼跃处新亭近,湖雪消时画舫升。

祇恐樽前无此客,清诗还有士龙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阅世堂诗赠任仲微

任公镇西南,尝赠绕朝策。

当时若尽用,善阵无赫赫。

凄凉十年后,邪正久已白。

却留封德彝,天意眇难测。

象贤真骥种,号诉甘百谪。

岂云报私仇,祸福指络脉。

高才食旧德,但恐里门窄。

伤心千骑归,赠印黄壤隔。

惟有庭前桧,阅世不改色。

千年与井在,记此王粲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