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吏目

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

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

剖析不郁雁鹜钳,或马骤畈迂衔钳。

鹿门烟萝扃鐍严,猿鸟未许逃幽潜。

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翻译

品尝云霞,香气满须,魏公的孙子颜朱窥探其中。
秋日山岚如画,透过稀疏窗帘洒落,吟诗时笔尖常沾霜白。
岷峨之地清风拂动帷幔,如同银月下的磨砺,驱散幽暗。
解析万物,不拘泥于雁鸭之束缚,或在广阔田野上驰骋。
鹿门深锁,烟萝环绕,连猿鸟也难逃隐秘。
矫健的羽翼直冲云霄,无法停留,情感怎能忘怀那滔滔江河。

注释

咀霞:品味云霞。
颜朱:魏公的孙子,名字带朱。
岚光:山间雾气形成的光影。
霜毫:指毛笔。
雁鹜:大雁和野鸭。
鹿门:湖北襄阳的著名地名。
猿鸟:野生动物。
劲翮:强劲的翅膀。
波涛渐:比喻江河的汹涌。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开篇“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述了诗人胸怀壮阔,如同咀嚼云霞般充满激情,而对方则是名门之后,如颜朱之貌,显露出一种高贵与尊荣。

接着,“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山光如织网一般渗透进诗人的书房,而诗人则沉浸于吟咏古今,至于头发都被寒风所吹,显现出一种对文学艺术的执着与痴迷。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两句,则是描绘了自然山川间清新的气息,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光明真理的追求和探究,如同用力去磨砺,使内心更加坚定与明亮。

“剖析不郁雁鹜钳,或马骤畈迂衔钳”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挑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琐事。

“鹿门烟萝扃鐍严,猿鸟未许逃幽潜”两句,则是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如同鹿门深闭,猿鸟难以逃脱,这可能是诗人对于心灵世界的一种向往或自我保护。

最后,“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两句,是对友人的深沉情感的表达,如同强劲的翅膀想要掠过云层,但这种情感却如同不断汹涌的波涛,不可阻挡,也不可忘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更是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内心世界的一次描绘。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出田间

疑有沮溺辈,耦耕尚依依。

倘遂一晤语,足慰千载思。

散策靡所值,田间步委蛇。

草露裛棕履,荇风凄葛衣。

遥空已新月,高原尚斜晖。

形式: 古风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其三)

百年孰不寄荒隅,蝼蚁欢欣怅野乌。

畏死固知非达士,轻生断亦是狂夫。

乐天陶令词堪续,荷锸刘伶迹易模。

石椁同知罪司马,茶毗乃至羡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其一)

一抔早已瞰陬隅,君子从渠自犬乌。

谁泄天机似文展,争持地券与尧夫。

新阡竞夺前人陇,高冢多踰旧日模。

随分安排吾事了,咄哉俗子谩狂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其四)

何遽卜茔兼树楸,寿如黄绮阅炎刘。

九州骨岂皆黄壤,百岁人谁尽白头。

贵贱一时膏野草,贤愚后代指荒丘。

因公重慨浮生事,落叶寒云渺渺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