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的《若士》,通过对若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首句“何来称若士”,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人公,暗示其不凡之处。接下来的“汎汎起清风”则形容若士的才情如同清风般飘逸洒脱。
“诗卷留西派”表明若士在诗歌创作上深受西派(可能指唐宋诗风)的影响,显示出他的文学造诣。而“禅心近北宗”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深沉,倾向于佛教中的北宗禅学,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
“花明丹似女,松老秃如翁”运用比喻,将若士的风采比作鲜艳的花朵和苍老的秃松,既描绘了他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岁月沉淀后的智慧和从容。
最后两句“前日天台去,辛勤折数筇”回忆若士曾游历天台山的经历,表达了对他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友人或若士自身修行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才情出众、内心深沉的若士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特质的欣赏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