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踏尽崔嵬倚石门,海风山月满岩峦。
自言仙室依蓬岛,不觉人寰变广寒。
千载扬尘安可测,一杯对景且为欢。
岩前浴日皆诗景,唤醒东坡仔细看。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赵汸的《海月岩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踏尽崔嵬倚石门”,通过“踏尽”和“崔嵬”展现出山路崎岖,诗人历经艰辛才到达海月岩,显示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与探索精神。“海风山月满岩峦”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海风轻拂,山月皎洁,整个岩峦被这宁静的氛围笼罩。
“自言仙室依蓬岛”将海月岩比作仙境,暗示此地超凡脱俗,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不觉人寰变广寒”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忘却尘世烦恼,感受到如同月宫般的清凉与寂静。接下来,“千载扬尘安可测”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此处历史久远,难以揣摩。
“一杯对景且为欢”诗人以酒为伴,借景抒怀,享受当下,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岩前浴日皆诗景,唤醒东坡仔细看”,诗人想象苏东坡这样的文豪如果在此,也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激发创作灵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月岩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文化的联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架岩凿石有规模,不学桃源旧画图。
亭作人稀林鸟乐,锡飞天老野云孤。
雨馀石井泉深浅,烟淡虎门山有无。
说与山灵莫分别,从教仙穴看浮屠。
风雨送迎地,别离多少人。
袅袅枯藤浅绛葩,夤缘直上照残霞。
老僧不作依附想,将谓青松自有花。
圣水水深山亦深,寺前三十里清阴。
一僧趺坐松间石,不是安禅定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