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望小孤山

大江九派来浔阳,澎湃直下波浪浪。

峰峦夹岸相对出,小孤突兀凌中央。

峭帆百尺挂天末,微风不动云水黄。

新妇矶头看落涨,女儿巷畔听鸣榔。

风鸥折苇乱吴越,渔汀远树摹潇湘。

中流绝壁可望不可到,但见孤云落日一气凌青苍。

靴纹万顷敛宿雾,冯夷击鼓蛟龙藏。

须臾江豚吹浪上,青峰忽与船低昂。

有时明月净澄练,美人对镜凝新妆。

我思金焦两点最奇绝,得此鼎足殊相当。

会须携取谢公屐,直上绝顶窥江光。

凭凌万里得奇赏,恨无羽翼供翱翔。

青萝一带永相望,小姑何时嫁彭郎。

扣舷高助榜人唱,一天诗思明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浔阳江中,眺望小孤山的壮丽景象。开篇以“大江九派来浔阳,澎湃直下波浪浪”起笔,生动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接着,“峰峦夹岸相对出,小孤突兀凌中央”,描绘了两岸山峦与小孤山的对比,突出小孤山的独立与雄伟。

“峭帆百尺挂天末,微风不动云水黄”两句,通过帆影和微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新妇矶头看落涨,女儿巷畔听鸣榔”,将视角转向江边的人们,通过他们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风鸥折苇乱吴越,渔汀远树摹潇湘”两句,通过风中的鸥鸟和远处的渔舟,展现了江面的动态美。紧接着,“中流绝壁可望不可到,但见孤云落日一气凌青苍”,描绘了江中绝壁的险峻与夕阳映照下的云彩,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靴纹万顷敛宿雾,冯夷击鼓蛟龙藏”两句,运用神话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须臾江豚吹浪上,青峰忽与船低昂”,通过江豚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全诗在“有时明月净澄练,美人对镜凝新妆”中达到了高潮,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女子的妆容,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之美。

“我思金焦两点最奇绝,得此鼎足殊相当”表达了诗人对小孤山美景的赞叹。结尾部分“会须携取谢公屐,直上绝顶窥江光。凭凌万里得奇赏,恨无羽翼供翱翔。青萝一带永相望,小姑何时嫁彭郎。扣舷高助榜人唱,一天诗思明斜阳。”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亲临其境,以及对美景难以言表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张曾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散步

乱蝉嘶夕阳,小院初过雨。

三径无人问,落叶深如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春原晓牧

紫陌红尘望眼赊,杏花村里一鞭斜。

风风雨雨朝来惯,短笛吹过卖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武昌送人归里

武昌城外柳,今日又飞花。

不及长江水,随君直到家。

宵声下归雁,曙影上晴霞。

望望开帆去,愁听津鼓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岁暮

穷巷下黄叶,村居门暂开。

野风樯影聚,落日市声来。

江海一孤艇,齑盐三两杯。

莫嫌行逼仄,且共此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