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銮

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

上将忠勋立,明君法驾还。

顺风调雅乐,夹道序群班。

香泛传宣里,尘清指顾间。

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

晓渭行朝肃,秋郊旷望闲。

庙灵安国步,日角动天颜。

浩浩升平曲,流歌彻百蛮。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邪恶之星沉入雨露中,京城充满祥和气氛。
英勇的将领立下赫赫战功,贤明的君主凯旋归来。
顺应风向演奏高雅音乐,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队伍。
香气在传宣之地飘散,微尘在挥手之间消散。
新建的楼阁显现出紫气,古老的云雾笼罩着黄山。
清晨的渭河边朝廷仪式庄重,秋日郊外视野开阔而悠闲。
神庙的灵验保佑国家安宁,太阳的光芒照耀天颜。
宏大的太平之歌响起,流传到遥远的蛮荒之地。

注释

妖星:比喻不祥的事物。
沈雨露:形容邪恶势力被压制。
和气:和睦的气氛。
京关: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上将:高级将领。
忠勋:忠诚且有功勋。
明君:贤明的君主。
法驾:帝王出行的仪仗。
顺风:适宜的风向。
雅乐:高尚的音乐。
群班:排列整齐的队伍。
传宣里:皇宫或朝廷区域。
日角:帝王的额头,象征吉祥。
天颜:帝王的面容。
浩浩:盛大。
升平曲:赞美太平盛世的歌曲。
流歌:流传的歌声。
百蛮:各种蛮族或远方民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恢宏壮丽的画面,充满了对盛世太平的向往和赞美。从“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开始,诗人就营造出一种祥瑞降临、国泰民安的氛围。接着,“上将忠勋立,明君法驾还”表达了对军事与政治领导者的赞颂,以及对君主回归正义的期待。

“顺风调雅乐,夹道序群班”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或仪式,其中音乐悠扬,官员们按照等级排列,展示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而“香泛传宣里,尘清指顾间”中,“香气”和“尘清”暗示了一个环境清新、物质丰富的时代。

“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紫气”往往象征着祥瑞,而“黄山”则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名山,也许在这里代表了稳固和持久。紧接着,“晓渭行朝肃,秋郊旷望闲”中,诗人通过对清晨和秋天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庄重与宁静的氛围。

“庙灵安国步,日角动天颜”则是对神灵庇护国家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界变化(如日出日落)中所蕴含的宇宙秩序的赞美。最后,“浩浩升平曲,流歌彻百蛮”描绘了一种乐章高声回荡、歌声传遍四方的情景,可能是一场庆典中的音乐表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图景,其中充满了祥瑞之气、政治清明以及文化繁荣。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荅松声。

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澹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

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

枯桑河上村,寥落旧田园。

少小曾来此,悲凉不可言。

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

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荠繁。

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

苦涩诗盈箧,荒唐酒满尊。

高枝霜果在,幽渚暝禽喧。

远霭笼樵响,微烟起烧痕。

哀荣孤族分,感激外兄恩。

三宿忘归去,圭峰恰对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投时相十韵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众中常杜口,梦里亦吟诗。

失计辞山早,非才得仕迟。

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残钟残漏晓,落叶落花时。

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

省署随清品,渔舟爽素期。

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远游

江湖犹足事,食宿戍鼙喧。

久客秋风起,孤舟夜浪翻。

乡音离楚水,庙貌入湘源。

岸阔凫鹥小,林垂橘柚繁。

津官来有意,渔者笑无言。

早晚酬僧约,中条有药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