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其一)望城冈

杨侯醉饮私酒门,今日秋风卷行迹。

不知更后数十载,何人知我曾登陟。

忆昔老人携我行,红颜照路双髫青。

蹉跎忽亦如此老,还望层城坐衰草。

衰草秋萧萧,官亭路遥遥。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度三江阅人之石桥。

百代百代高鸟飘,一村一村自渔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诜在元朝时期的一次归乡之旅,通过与故旧相聚饮酒的场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杨侯醉饮私酒门”,以“杨侯”泛指友人,描绘了一场私人宴饮的醉酒场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今日秋风卷行迹”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秋风带走了一切过往的痕迹,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不知更后数十载,何人知我曾登陟”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数十年后,还有谁能记得自己曾经的足迹和经历?

回忆起与老人同行的日子,“红颜照路双髫青”,描绘了青春的美好时光,与下文“蹉跎忽亦如此老”的对比,突出了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主题。

“还望层城坐衰草”一句,将目光转向远方,层城之上,衰草萧瑟,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落寞。

“衰草秋萧萧,官亭路遥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景象,官亭远在天边,象征着距离与孤独。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度三江阅人之石桥”两句,以自然景观为喻,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物的追忆,以及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百代百代高鸟飘,一村一村自渔樵”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高飞的鸟儿和忙碌的渔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和存在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其二)饮南山故居

幡竿东峙彭家寨,鹿角南绕刘家村。

彭家旗槊落草莽,刘家衣冠遗子孙。

百年风土又一变,丛林化壑池成堑。

山亭杨柳驿马坊,官道豫章北商店。

哲人令族困屠沽,疃夫互郎高门闾。

故家兄弟日益少,惟有老夫长眉须。

少狂几何忽衰懒,欢乐无多饱忧患。

天寒木落砧乍急,日暮门空客初散。

馀年定有几还乡,倚杖秋风看飞雁。

形式: 古风

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其三)饮谷平李氏

粟黄黍短沙连浦,白发涉江寻故路。

伍家渡头篁荻秋,柳侯庙前烟火暮。

昔时冠盖风雨凋,舅家乔木凉萧萧。

微吟西州泪自堕,欲访黄垆谁可招?

社墟左转增闾室,两街坐贾如郛邑。

杀牛压酿百货交,道逢少年不相揖。

尚馀八十病姻兄,罗羞馔客空罍瓶。

夜深山月窥前庭,童稚熟睡二老醒。

谈旧未了荒鸡鸣。

形式: 古风

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其四)饮印山田舍

少年曾客金竹峰,壮岁移住城之中。

城中金竹几来往,赢得白发成衰翁。

居人兴亡秋叶换,巧黠四方拙闾闬。

天公颠倒作奇观,举世区区事筹算。

我友秀川罗文学,白头胸著天禄阁。

我友龙湖李隐君,秋风落笔吹行云。

干将白虹发原草,蚩尤夜堕玄武老。

谈王著经卿与轲,感时屈宋能高歌。

古今坎壈称数子,数子之外应更多。

山中秋高月如斗,醉呼老农同举酒。

同举酒,满瓦船。

便令馀生满百年,饮酒之日万五千。

形式: 古风

天马歌赠炎陵陈所安

房精夜堕荥波中,骅骝奋出如飞龙。

昂头星宫逐枉矢,振鬣云阙追天风。

汉家将军三十六,分道出塞争奇功。

当时一跃万马尽,蹴踏少海霓旌红。

韩哀谢舆伯乐去,蹶块□□奚官庸。

十年皂枥食不饱,虽有骏步难争雄。

春随锦鞯北陵北,秋卧衰草东阡东。

时从驽骀饮沙涧,未免泥滓沾风騣。

夜寒苜蓿山谷迥,长嘶落月天地空。

时平文轨明荡荡,万里穷荒无虎帐。

交河不用踏层冰,裹足山城学驯象。

吾闻天子之厩十二闲,骥騄并收无弃放。

金根云䍐出都门,唤取雍容肃仙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