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惊时节,春来念物华。
青烟百六日,同社两三家。
醉著凌风舸,歌成满路花。
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清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老去之年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老去惊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叹,而“春来念物华”则流露出对春天万物复苏的欣喜。接下来的“青烟百六日,同社两三家”描绘了清明时节,社日聚会的冷清,只有少数几家邻居相伴。诗人借酒消愁,“醉著凌风舸”,乘舟游赏,歌声飘荡,沿途落花如锦,营造出一种孤寂又诗意的画面。
尾联“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更是深沉,诗人站在江边,望着万里江面,独自欣赏着夕阳余晖,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坚守自我情怀的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莫辞冲雨湿春衣,要看湖山滴翠微。
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
官忙未觉追游少,酝美犹堪尽醉归。
屈指薰风来几日,绿荷簪水已依依。
出游初不计阴晴,聊喜湖山信马行。
弱柳自随烟际绿,幽花还傍雨边明。
嫩蒲碧水人家好,密竹疏松野寺清。
烂醉一春才几日,可无佳景付诗情。
青鞋藜杖破层云,胜日犹能眼界新。
窣堵已摧豪士手,狻猊犹现法王身。
寺藏松竹疑无地,路接烟霄不到尘。
车马憧憧城市客,举头相望几由旬。
去年雪里共清游,萧子酣歌几唱酬。
竹叶又看新酿熟,梅花还作暗香浮。
青衫尚想君奔走,短褐空嗟我滞留。
南北两峰银色界,不应孤负水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