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牡丹的美丽与魅力。开篇“深叶繁枝芘苑墙”,以“深叶”、“繁枝”描绘出牡丹生长环境的幽静与茂盛,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的园林之中。“朱颜赢得配花王”,将牡丹的红艳比作“朱颜”,并以“花王”喻其尊贵地位,凸显其在花卉中的王者之气。
接着,“风回盼盼筵间态,日映杨妃醉后妆”,运用拟人手法,将牡丹的姿态比作“盼盼”(古代美女)在宴席间的优雅动作,以及“杨妃醉后”的妆容,生动地展现了牡丹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风情,既有轻盈飘逸之美,又有沉醉迷离之态。
“娇艳由来称覆锦,秾华应许傍沉香”,进一步赞美牡丹的娇美与浓艳,将其比作覆盖锦缎的华丽,同时靠近沉香,暗示其香气之浓郁,增添了一种高雅与奢华的气息。
最后,“也知春昼饶清赏,烧烛相看更断肠”,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春日的白天,也愿意细细品味其美,甚至在夜晚点燃蜡烛,更加深情地凝视,直至心生哀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红牡丹的高贵、娇美与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